從行政學的專業(yè)角度看,關于“政府應該做什么”的問題,不能說不重要。因為,它可以為政府的行動提供基本的思考依據。但是,我們不能僅僅局限于此。假定已經劃好了政府與市場行為的界線(這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剩下的就是要市場和政府去行動了。市場自不必言,只要是我們完善了各種市場制度,為其運行創(chuàng)造了各種條件(這當然也是不可能的),它就可以憑借其“無形之手”的魔力,自動發(fā)揮作用。然而,政府呢?政府靠的是“有形之手”。要想使這“有形之手”有效,必須要頭腦的正確指揮;而頭腦的正確,則需要靠正確理論的指導。因而,除了“做什么”之外,關于“如何做”的研究,顯然也是相當重要而緊迫的。事實上,關于“政府應該如何做”的問題,至少在學界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忽視。學人們忙著研究政府“應該干什么”,卻對“如何做”不甚關心,仿佛那是政府能自動完成的事情。更有甚者,政府在方向剛定,尚未開始真正行動的時候,就被迫進行新的轉向了。有些所謂的行政改革,只是政府在原地不停地轉動身體,而腳步一直未來得及真正邁出。這種憾事,如果說對素有建構精致理論模型之傳統(tǒng)的經濟學家們來說是情有可原的話,對于一向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己任的行政學家來說,就是罪莫大焉了。因而,如何以專業(yè)的視角,發(fā)展出一套關于“政府如何做”的理論,為實踐提供基本的參考,就是行政學家們的天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