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復觀(1903:1982),原名秉常,字佛觀,后由熊十力更名為復觀。湖北浠水人。 徐復觀在抗戰(zhàn)時期曾師事熊十力,接受熊十力“欲救中國,必須先救學術”的思想,從此下決心去正從學。其為學不喜行而上學的哲學,以為探討中國文化不能離開具體平實的現(xiàn)實世界,著重于歷史時空中展現(xiàn)的具體世界。徐復觀在先秦兩漢思想史研究方面頗有建樹。主張要在中國文化中找出可以和民主銜接的內容,力圖揭示歷史上個人主義與專制政體、道德與政治的對立和沖突。強調對中國封建專制主義與傳統(tǒng)思想文化應加以區(qū)分,認為儒家思想在長期專制壓迫下必然回歪曲和變形,說明專制政體壓歪和阻遏了儒家思想的正常發(fā)展,卻不能說儒學就是專制的“護符”。認為中國傳統(tǒng)思想始于殷周之際,以人性論為其主干,而孔、孟、老、莊及宋明理學家的人性論就是中國人性思想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