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無線電電子學、電信技術信息通信技術與經濟增長

信息通信技術與經濟增長

信息通信技術與經濟增長

定 價:¥22.00

作 者: 秦海,等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一項基于國際經驗和中國實踐的研究
標 簽: 研究

ISBN: 9787300074788 出版時間: 2006-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 222 字數:  

內容簡介

  信息通信技術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一直是國際社會曠日持久的爭論話題之一,也是當代經濟學研究的一個前沿性課題。自從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索洛在1987年提出著名的索洛悖論以來,一大批研究宏觀經濟、經濟增長、經濟史和技術變遷的經濟學家相繼加入到這場爭論之中。本書上篇就是對20世紀80年代以來長達20年的爭論及其經驗研究文獻的一項全面綜述。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西方經濟學家對信息通信技術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經歷了從懷疑、模棱兩可、精確測算到肯定的轉變過程。上篇系統(tǒng)地介紹了爭論的由來和背景以及不同階段爭論的焦點,信息通信技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機制,對索洛悖論的經驗研究以及圍繞經驗研究所給出的各種解釋,經驗研究中所使用的理論模型和數據處理方法,經濟學家對通用目的技術的分析和理解,最后對這一領域未來的研究重點和方向進行了展望。本書下篇主要是對信息通信技術與中國經濟增長之間關系的實證分析。在對信息通信技術產業(yè)規(guī)范界定的基礎上,對中國信息通信技術產業(yè)的產出及其對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和就業(yè)等的影響進行了定量測度和計量研究。結果表明,信息通信技術對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經濟持續(xù)高速的增長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者簡介

  秦海,男,1964年11月生,江蘇省淮安市人。1987年6月畢業(yè)于吉林大學經濟學系,1999年6月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宏觀經濟分析、企業(yè)理論、新制度經濟學、技術與經濟社會結構變遷、信息通信技術產業(yè)的發(fā)展戰(zhàn)略、經濟社會史等。著作有《中國制藥工業(yè):管制、市場結構與國際比較》、《高速增長過程的經濟轉軌:中國經濟的"雙重轉變"與跨世紀的發(fā)展戰(zhàn)略》、《制度、演化與路徑依賴:制度分析綜合的理論嘗試》等。譯著有《經濟學解讀》、《全球商務管理》、《習俗與經濟》等,并主編《新政治經濟學譯叢》?,F(xiàn)任國務院信息化辦公室政策規(guī)劃組組長。

圖書目錄

上篇 信息通信技術與經濟增長:國際研究綜述
第1章 問題的由來
1.1 索洛悖論
1.2 失業(yè)的非加速通貨膨脹率
1.3 納斯達克股市暴跌之后
第2章 信息通信技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機制
2.1 信息通信技術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2.2 信息通信技術產業(yè)擴張的動力
2.3 信息通信技術影響經濟增長的機制
第3章 經濟學家的爭論性解釋
3.1 對索洛悖論的經驗研究
3.2 對索洛悖論的主導性解釋
3.3 “雙低”時期的解釋
3.4 泡沫破滅后
第4章 經驗研究的理論脈絡
4.1 經濟增長分析的理論基礎
4.2 增長核算法的理論基礎
4.3 計量模型的選擇
4.4 經濟計量的數據處理
4.5 主要的分歧點
第5章 作為通用目的技術的信息通信技術
5.1 技術作為經濟增長動力的理論線索
5.2 通用目的技術的特征和影響
5.3 通用目的技術影響的歷史經驗比較
第6章 下一步研究的重點和走向
6.1 統(tǒng)計和數據處理方法有待革新
6.2 正確對待經濟的長期趨勢和短期波動
6.3 超越生產率和生產率測度
6.4 駕馭通用目的技術擴散的主線
6.5 積累社會資本
6.6 對中國的幾點啟示
下篇 信息通信技術與經濟增長:中國的實證研究
第7章 信息通信技術產業(yè)的界定
第8章 中國信息通信技術產業(yè)產出的測度
第9章 信息技術產業(yè)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
第10章 信息通信技術產業(yè)與經濟增長的計量分析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