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技術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一直是國際社會曠日持久的爭論話題之一,也是當代經濟學研究的一個前沿性課題。自從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索洛在1987年提出著名的索洛悖論以來,一大批研究宏觀經濟、經濟增長、經濟史和技術變遷的經濟學家相繼加入到這場爭論之中。本書上篇就是對20世紀80年代以來長達20年的爭論及其經驗研究文獻的一項全面綜述。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西方經濟學家對信息通信技術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經歷了從懷疑、模棱兩可、精確測算到肯定的轉變過程。上篇系統(tǒng)地介紹了爭論的由來和背景以及不同階段爭論的焦點,信息通信技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機制,對索洛悖論的經驗研究以及圍繞經驗研究所給出的各種解釋,經驗研究中所使用的理論模型和數據處理方法,經濟學家對通用目的技術的分析和理解,最后對這一領域未來的研究重點和方向進行了展望。本書下篇主要是對信息通信技術與中國經濟增長之間關系的實證分析。在對信息通信技術產業(yè)規(guī)范界定的基礎上,對中國信息通信技術產業(yè)的產出及其對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和就業(yè)等的影響進行了定量測度和計量研究。結果表明,信息通信技術對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經濟持續(xù)高速的增長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