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歷史和戰(zhàn)略的高度,全方位地反映事件。寫出通化山城在抗日戰(zhàn)爭勝利之后,解放戰(zhàn)爭開始之初,在中國革命中的戰(zhàn)略位置,從而反映出取得平定“二·三”事件的勝利,對建立南滿根據地,鞏固東北根據地和解放東北,乃至解放全中國取得中國革命勝利的歷史意義。本書以“二·三”事件為主線,圍繞日偽舊政權的被推翻和人民民主新政權的建立,反映出當時國際國內政治和軍事斗爭的大背景,寫出那一階段我黨在通化地區(qū)的建黨史、建軍史、建政史和建議史。1946年2月3日凌晨,國民黨通化縣黨部勾結日本法西斯分子,糾集了3萬人的隊伍,在山城通化發(fā)動了企圖推翻中共民主新政權的武裝暴亂。中共黨政軍領導機關沉著指揮,從容應戰(zhàn),以少勝多,擊敗了敵人的武裝進攻,成功地保衛(wèi)了民主政權。由于一夜之間幾千名日本暴亂分子命歸黃泉,此事當時震驚中外。史稱通化“二·三”事件。此書以紀實的筆法詳細描寫了這一事件的經過,讀來令人驚心動魄。“二·三”事件本來故事性就強,但事件過于復雜,場面過于龐大,線索過于錯綜,人物過于繁多,而且大故事里套小故事,小故事連著小故事。作者面對整個事件這團亂麻,能剝繭抽絲,像新疆姑娘編小辮子一樣將故事的脈絡梳理清晰,將一個個小故事講述明白,使整個事件中大大小小的故事串在一起,串成一條璀璨的故事項鏈,展示給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