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發(fā)表于1862年。共5部。失業(yè)工人冉阿讓為使姐姐及其孩子不受饑餓折磨而偷了一片面包,被捕判罪,又因幾次越獄,加刑蹲了19年監(jiān)牢,獲釋后又去偷竊一個主教的銀器,在主教的感召下,立志行善后來當了大企業(yè)主和市長,發(fā)揚善良仁慈的美德,救助被遺棄的不幸女子勞汀及其女兒珂賽特,并在1832年的起義中救出身負重傷的青年馬呂斯,做了沙的社會改良工作,甚至感動了追捕他的警探沙威。作品描繪了1815提拿破侖失敗到7月王朝時期法國社會生活的廣闊畫面,真實地反映了被壓迫人民的苦難遭遇和悲慘命運,深刻地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憤怒地地譴責了法律的不公正,熱情地贊頌了勞動人民的高尚品質以及共和黨人的英勇斗爭,但存在有宣揚空想社會主義、仁愛萬能、階級調和的缺陷。作品閃耀著現實主義光輝,如冉阿的慘遭迫害、勞汀的悲劇命運、珂賽特的苦難童年以及巴黎的街壘激戰(zhàn),真切感人,又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如冉阿讓的趣人膂力和離奇經歷等,運用了夸張、想象等手法,加強了藝術效果,具有崇高的史詩般的風格。雨果的這這部主要代表作,在世界文學寶庫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