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查理斯·狄更斯(一八一二~一八七0)生于波特西近郊,父親原是海軍中的小職員,由于社交上有野心,揮霍無度,在狄更斯十歲時全家被迫遷人債務拘留所,狄更斯十二歲開始獨立謀生,在皮鞋油作坊當學徒,他上過兩三年學,主要靠自學獲得廣博的知識。十六歲時他到律師事務所當繕寫員,學會速記后擔任報社的采訪記者,一八三六年他出版了署名波茲的特寫集。同年年底出版了第一部長篇小說《匹克威克外傳》,從此成名,主要作品有《老古玩店》、《大衛(wèi)科波菲爾》?!痘臎錾角f》、《艱難時世》、《雙城記》、《遠大前程》、《霧都孤兒》等此外,他還寫過許多中短篇小說、雜文、時評及戲劇等,狄更斯四十歲時曾說過,”我變得不能休息,我十分相信,假如我吝惜自己,我就要生銹、分裂和死亡了,死于工作中是好得多的?!痹谒麑懽魑赐瓿傻男≌f《艾德溫·社魯?shù)轮i》時,由于勞累過度,于一八七0年六月九日瘁然逝世,引起了全英國人民的哀悼?!峨p城記》出版于一八五九年,這是一部帶有異國風味、情節(jié)曲折引人的小說。它以法國大革命力背景,反映了作者對革命的態(tài)度和人道主義的世界觀,梅尼特醫(yī)生目睹了侯爵兄弟肆意踩蹭農家女,并殺死了她的弟弟的暴行、寫信告發(fā)。不料信落到侯爵手里,醫(yī)生受到誣陷,被關人巴士底監(jiān)獄達十八年,候爵兄弟的惟一繼承人代爾那具有高尚的品質和理想,他堅決地放棄了貴族的特權,定居英國,并和醫(yī)生的女兒結婚。大革命中,醫(yī)生的管家的妻子也是被侯爵害死的農家女的親戚,瘋狂地向侯爵和壓迫者復仇。代爾那冒險回法國后被革命者判處死刑,被長得很像的朋友卡爾登頂替上了斷頭臺。小說真實地展現(xiàn)了大革命的必然性,但是在革命爆發(fā)后,又強烈地譴責革命中的暴力行為,顯示了作家思想意識的內在矛盾。馬克思對狄更斯等十九世紀英國現(xiàn)在主義作家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這些“現(xiàn)代英國的一派出色的小說家,以他們那明白曉暢和令人感動的描寫,向世界揭露了政治的和社會的真理,比起政治家、政論家和道德家合起來所做的還多;他們描寫了資產階級的各個階層”,狄更斯大膽地運用藝術夸張、諷刺漫畫的手法來強調和深化典型的環(huán)境和典型人物,對資產階級的最本質的方面做了概括而又集中的描繪,完全符合恩格斯提出的,“現(xiàn)實主義是除了細節(jié)的真實之外,還是正確地表現(xiàn)出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性格”的論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