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信息與知識傳播亂世飄萍(邵飄萍和他的時代)

亂世飄萍(邵飄萍和他的時代)

亂世飄萍(邵飄萍和他的時代)

定 價:¥55.00

作 者: 散木
出版社: 南方日報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806525029 出版時間: 2006-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527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圖書目錄代序 自由的靈魂(林賢治)/1第一章 以身殉報——回溯80年前的故事/1一、“三一八”事件的前前后后/4大沽口事件/4“三一八”慘案/5慘案發(fā)生后的當局/7追問慘案發(fā)生的真相/9舊案新問/12當事人楚溪春的回憶/15慘案前后的《京報》/16邵飄萍與章 士釗/21如磐大夜的到來/27二、以身殉報/32北京形勢遽變/32邵飄萍被捕/33北京新聞界營救失?。?4邵飄萍遇害/36“討赤”狂潮/39邵飄萍就義經(jīng)過/42來自各地的抗議風暴/43三、“萍水相逢百日間”/48報人林白水/48“萍水相逢百日間”/51日本記者協(xié)會和《順天時報》的抗議/52徐志摩調(diào)侃邵飄萍“歸天”/54南方的反響/55四、天橋的凄風苦雨/58由北京天橋引出來的故事/58馬連良拍攝的珍貴殮尸照片/59往事追憶/61“劉、高之案”以及三名伶與邵飄萍的生死之交/63“邵案”余波——“夜壺張三”的故事/65第二章 雛鳳新聲——杭州、杭辛齋/69一、邵飄萍的早年/71龍華會、張恭與秋瑾/71天時與地利/73浙江士子士風/74二、中國早期的報業(yè)/77作為公共領域的民間報紙/77大上海和報館/79浙江——后來者居上/82三、求學與立志/86杭州的精神高地——“浙高”/86“浙高”的讀報熱/87“新聞救國”的觀念和梁啟超的啟示/88“二邵一陳”/89四、《漢民日報》與報人杭辛齋/94杭州的《漢民日報》/94不應該被遺忘的報人杭辛齋/96第三章 驚鴻照影——日本一上海一北京一日本一北京/101一、東渡日本/103“欲以新聞記者終其身”/103發(fā)起和成立東京通信社/104邵飄萍在日本的新聞報道/107報紙的魔力/109二、暴得大名于上海/111回到上海/111上海諸報館/112南社詩人邵飄萍/117三、駐北京特派記者/119《申報》駐京特派記者/119北京報業(yè)生態(tài)/120北京報界“三怪杰”(一):黃遠生/122北京報界“三怪杰” (二):丁佛言和劉少少/128聲名鵲起的“北京特別通信”/131北上途次/134游刃有余的采訪/135四、新聞編譯社和北大新聞研究會/139創(chuàng)辦新聞編譯社/139北大新聞研究會的成立/144可以在歷史上大書一筆的北大新聞研究會師生/149毛澤東和邵飄萍/153五、日本朝日新聞社/157再赴日本/157日本朝日新聞社的訓練/158六、又返京城/162幾次外出采訪/162 京城的吶喊/166第四章 《京報》春秋(上)——社會公共領域的喉舌/169一、《京報》的誕生和第一次夭折/171京報以及《京報》/171邵飄萍《京報》的誕生/173《京報》因何而出世/177第一次被查封/182二、《京報》的“復活”和邵飄萍的“總結(jié)”/184《京報》的“復活”/184《京報》的變化/186邵飄萍的“總結(jié)”/188三、辦報人的理念/192《我國新聞學進步之趨勢》/192史家辦報/195邵飄萍的新聞學著述(一):《實際應用新聞學》/197邵飄萍的新聞學著述(二):《新聞學總論》/204四、成功的一代報人/207邵飄萍辦報的踐履/207典型報道案例/210“報館的靈魂”/217中國新聞教育的開拓者/222邵飄萍的精神遺產(chǎn)/225邵飄萍與張季鸞/230第五章 《京報》春秋(下)——副刊、附刊和報館同人/235一、《京報》的副刊和附刊/237近代報章 文體的變化/237五四文學副刊的興起/239《京報》“大革新”及其副刊和附刊/242副刊(附刊)上的口水大戰(zhàn)/254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余波/260開拓學術研究的新天地/262二、“夫婦報人”——邵飄萍和湯修慧/264 所謂“夫婦報人”/264與《京報》共始終/267歷經(jīng)劫難/270邵飄萍的另一位夫人祝文秀/271三、春華秋實——報館同人、親友、學生/275“中國副刊之父”孫伏園/275“報界三杰”之一徐凌霄/278“兄弟報人”潘公弼和潘劭昂/280吳鼎及其他京報同人/283學生張友鸞/284 學生黃天鵬/287第六章 報人天地——言說的語境和抗爭/291一、邵飄萍之前報人的語境/293言論自由的歷史和理念/293亂云飛渡的末世大觀/295晚清以降的話語環(huán)境/297邵飄萍投身報界之際的報業(yè)政治生態(tài)/299北洋初期的報業(yè)繁榮和袁世凱的報禁/301二、一個新聞從業(yè)者的苦惱和抗爭(上)——邵飄萍初到北京的日子/307邵飄萍負命北上/307《京報》被查封前后/309三、一個新聞從業(yè)者的苦惱和抗爭(下)——《京報》 “復活”之后/314為“報格”而戰(zhàn)/314針對《京報》的幾次報案/316北洋政潮中爭自由的斗爭/318四、“主筆不入獄,不是好主筆!”/323《京報》和它的友報友刊/323大革命高潮中的報案/324“主筆不入獄,不是好主筆!”/326“鐵肩辣手”/328第七章 搏擊風浪——在大革命的浪潮中/329一、在五卅運動的大潮中/331五卅運動中的《京報》/331反駁列強的“赤化論”/334邵飄萍提出新口號/338魯迅對邵飄萍的批評/342各種聲調(diào)的“赤化”論和“赤化”的有無/345二、在大革命的高潮中/352“首都革命”/352北方擁護孫中山的一面旗幟/357“中國今后之趨勢”/363邵飄萍與馮玉祥國民軍的關系/368邵飄萍之死的直接導火線——郭松齡的倒戈反奉/374第八章 眾口之下——邵飄萍的“私領域”/377一、一個真實而立體的邵飄萍/379曾經(jīng)悠悠眾口之下的邵飄萍/379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邵飄萍和金錢/380章 士釗等人的述說/383二、更兇險的流言蜚語/386關于“盧布”的口水大戰(zhàn)/386一個被“煮”在一起的問題/389三、關于自由的悖論/391兩種“自由”和“最是報人不自由”/391報人曹聚仁為邵飄萍打抱不平/393邵飄萍走了一著險棋/395四、面對不絕的流言/400邵飄萍駁斥流言/400同室操戈的悲劇/403不無教訓的經(jīng)驗之談/406第九章 赤化疑云——自由主義與所謂“赤化”的吊詭/407一、一個自由主義報人/409曾經(jīng)主張過“好人主義”/409從“好人主義”到“不合作主義”/414民主派的“聯(lián)省自治”思潮/419二、一個所謂的“赤化”報人/423 與時俱進的報人/423學習、宣傳馬克思主義和蘇俄十月革命/424回應中俄恢復邦交并提出“非侵略主義”/430促成中蘇恢復邦交/433第十章 身份之謎——邵飄萍的黨籍問題/441一、身后邵飄萍的又一道謎面/443報人與政治/443邵飄萍的黨籍之“謎”和早年的新聞觀/445邵飄萍的絕筆/449羅章 龍揭秘爆出冷門/450必要的考證(一)/454必要的考證(二)/457邵飄萍是共青團“特別團員”或國民黨黨員?/461二、邵飄萍的“特別”之處/463事出有因/463“特別黨員”的幾宗個案分析/465相關的質(zhì)疑/468邵飄萍研究中的不同觀點/473第十一章 遽死之謎——身后的議論/475一、邵飄萍死后的議論/477“朱無畏”的分析/477報人胡政之和管翼賢的評論/479可以瞑目又難以瞑目的邵飄萍/481二、研究者的究問/484又回到了原點——兼述姚福申先生的質(zhì)疑/484再說邵飄萍為何被殺/489三、張作霖父子為什么一進北京就要殺邵飄萍?/493張作霖父子的殺機/493邵飄萍失于大意/494第十二章 身后榮光——不朽的邵飄萍/495一、哀悼與紀念/497斯人已逝/497未亡人和同人的回憶/499二、身后的邵飄萍/502北伐勝利后的紀念/502國民黨拒絕承認邵飄萍為烈士/504龔德柏的“鞭尸”和邵飄萍女婿郭根的反駁/505三、永遠的光榮/512終于重新被人記了起來/512紀念高潮的到來/513得以“蓋棺論定”/516永遠的雕像/517邵飄萍可以瞑目矣/519恢復《京報》的吁求和《新京報》的創(chuàng)刊/521主要參考文獻/524后記/526書摘大沽口事件20世紀20年代國共合作的國民革命運動步入高潮之后,在北方有了出乎意料的反應——馮玉祥在軍閥紛爭中脫穎而出,他率軍隊在前線倒戈,殺回北京城,并改編軍隊為國民軍,令共產(chǎn)國際和中國南方的革命勢力對他刮目相看。顯然,中國政治的版圖極有可能改變,列強和北洋勢力十分警惕地關注著這一切變化,他們以“討赤”為出師之名,準備聯(lián)手對付馮玉祥國民軍以及南方革命勢力。1926年2月,直魯兩派軍閥開始向國民軍進攻,與此同時,張作霖為了策應直魯聯(lián)軍夾擊國民軍,也派出奉軍陸續(xù)開入山海關。國民軍在北京和天津的形勢十分危急,當時國民軍首領鹿鐘麟已急赴天津督戰(zhàn),并向敵軍發(fā)出總攻擊令。雙方在天津等地發(fā)生激戰(zhàn),山東軍閥張宗昌命令畢庶澄率渤海艦隊進窺大沽口,企圖水陸并進,夾擊國民軍。3月8日,北洋渤海艦隊登陸北塘,隨即遭到國民軍的截擊,畢庶澄率艦隊退去。9日,國民軍為防止奉魯軍艦駛?cè)牒:?,開始鋪設水雷,封鎖大沽口。10日,荷蘭公使歐登科作為北京公使團的首席公使代表《辛丑條約》各國駐京使節(jié)向北洋政府的外交總長王正廷提出“最急切的抗議”,指責國民軍封鎖大沽口,雙方交戰(zhàn)又將天津一秦皇島的鐵路阻斷,以致“北京與海道之交通已完全折斷,實違反《辛丑條約》之規(guī)定”,要求“迅即制止中國之交戰(zhàn)軍隊停止阻斷經(jīng)行大沽海口之海道自由交通之行動”,否則“各代表保留保持外國船只及維護天津港口出入自由之特權(quán)”。在列強的壓力下,鹿鐘麟急電北京政府同意開放大沽口,但要求外交團確實擔?!巴鈬喆坏么鸀閿耻娺\兵運械”,且“外艦人口,不得有敵艦混入”。11日晚,日本駐天津總領事館派員至國民軍前敵總指揮部,詭稱日本將有一艘驅(qū)逐艦于12日上午10時開人大沽口,請予免驗放行。總指揮部表示同意,并約定了入港的時刻、旗號、停泊地點等項。12日,兩艘日艦開入港內(nèi),但行至港口時并不停泊,又拒絕大沽炮臺守軍察看。國民軍守軍當即以旗語令其停進候查,日艦不予理睬,并以機關槍射擊炮臺守軍,國民軍被迫以步槍還擊,日艦遂撤退。這就是大沽口事件。事發(fā)后,中日雙方就責任問題相持不下,日本大使反誣中國軍隊開炮打傷日艦官兵,并隨即照會北洋外交部提出抗議,要求中方“嚴飭前方軍警,遏止此種不祥事件之再發(fā)”。隨后,被激怒的民眾紛紛集會抗議。但日本不顧中方的抗議,又聯(lián)合英、美、法、意等列強,向北洋政府施壓。16日,駐京外交使團決定批準駐天津各國海軍司令官的議案,即根據(jù)《辛丑條約》抗議中方封鎖大沽???,并由八國公使聯(lián)名向北洋政府發(fā)出最后通牒。當天下午,荷使歐登科代表八國向外交總長顏惠慶提出最后通牒。同日,日本外務省訓令駐京公使芳澤也就大沽口事件向中方提出嚴懲肇事者、向日本政府謝罪及賠償損害等4項要求。同時,日、美、法、意等列強開始向大沽口增調(diào)軍艦,實行武力威脅,一時大有重演八國聯(lián)軍進攻北京之勢。17日,北洋政府外交部復函荷使,表示“該通牒所開條款,除飭由地方軍事長官妥酌辦理外”,要求“有海軍在天津之各國公使,迅即轉(zhuǎn)行駐津海軍司令官與地方軍事當局從容妥商,維持至海通道之穩(wěn)妥交通辦法”。同日,國民軍被迫答應八國最后通牒的要求。這卻激起了正處于國民革命運動反帝高潮中的北京群眾的極大憤慨。P4-5

作者簡介

  散木,原名郭汾陽,1956年出生,山西定襄人。1977年考人山西大學歷史系,曾在博物館、文物局等處工作。1985年調(diào)人浙江大學社會科學系從事中國革命史等課程的教學,現(xiàn)在浙江大學法學院任教。長期致力于中國近現(xiàn)代史、現(xiàn)代文學史、地方史、中共黨史等研究,先后在國內(nèi)眾多報刊上撰文,如《讀書》、《魯迅研究月刊》、《博覽群書》、《書屋》、《文史精華》、《書評周刊》、《文匯讀書周報》、《社會科學論壇》、《老照片》、臺北《山西文獻》等。著有《魯迅與山西》、《書局舊蹤》、《報館舊蹤》、《女界舊蹤》、《于無聲處聽驚雷1迅與文網(wǎng)》等。

圖書目錄

代序 自由的靈魂(林賢治)/1
第一章 以身殉報
——回溯80年前的故事/1
一、“三一八”事件的前前后后/4
大沽口事件/4
“三一八”慘案/5
慘案發(fā)生后的當局/7
追問慘案發(fā)生的真相/9
舊案新問/12
當事人楚溪春的回憶/15
慘案前后的《京報》/16
邵飄萍與章 士釗/21
如磐大夜的到來/27
二、以身殉報/32
北京形勢遽變/32
邵飄萍被捕/33
北京新聞界營救失?。?4
邵飄萍遇害/36
“討赤”狂潮/39
邵飄萍就義經(jīng)過/42
來自各地的抗議風暴/43
三、“萍水相逢百日間”/48
報人林白水/48
“萍水相逢百日間”/51
日本記者協(xié)會和《順天時報》的抗議/52
徐志摩調(diào)侃邵飄萍“歸天”/54
南方的反響/55
四、天橋的凄風苦雨/58
由北京天橋引出來的故事/58
馬連良拍攝的珍貴殮尸照片/59
往事追憶/61
“劉、高之案”以及三名伶與邵飄萍的生死之交/63
“邵案”余波——“夜壺張三”的故事/65
第二章 雛鳳新聲
——杭州、杭辛齋/69
一、邵飄萍的早年/71
龍華會、張恭與秋瑾/71
天時與地利/73
浙江士子士風/74
二、中國早期的報業(yè)/77
作為公共領域的民間報紙/77
大上海和報館/79
浙江——后來者居上/82
三、求學與立志/86
杭州的精神高地——“浙高”/86
“浙高”的讀報熱/87
“新聞救國”的觀念和梁啟超的啟示/88
“二邵一陳”/89
四、《漢民日報》與報人杭辛齋/94
杭州的《漢民日報》/94
不應該被遺忘的報人杭辛齋/96
第三章 驚鴻照影
——日本一上海一北京一日本一北京/101
一、東渡日本/103
“欲以新聞記者終其身”/103
發(fā)起和成立東京通信社/104
邵飄萍在日本的新聞報道/107
報紙的魔力/109
二、暴得大名于上海/111
回到上海/111
上海諸報館/112
南社詩人邵飄萍/117
三、駐北京特派記者/119
《申報》駐京特派記者/119
北京報業(yè)生態(tài)/120
北京報界“三怪杰”(一):黃遠生/122
北京報界“三怪杰” (二):丁佛言和劉少少/128
聲名鵲起的“北京特別通信”/131
北上途次/134
游刃有余的采訪/135
四、新聞編譯社和北大新聞研究會/139
創(chuàng)辦新聞編譯社/139
北大新聞研究會的成立/144
可以在歷史上大書一筆的北大新聞研究會師生/149
毛澤東和邵飄萍/153
五、日本朝日新聞社/157
再赴日本/157
日本朝日新聞社的訓練/158
六、又返京城/162
幾次外出采訪/162
京城的吶喊/166
第四章 《京報》春秋(上)
——社會公共領域的喉舌/169
一、《京報》的誕生和第一次夭折/171
京報以及《京報》/171
邵飄萍《京報》的誕生/173
《京報》因何而出世/177
第一次被查封/182
二、《京報》的“復活”和邵飄萍的“總結(jié)”/184
《京報》的“復活”/184
《京報》的變化/186
邵飄萍的“總結(jié)”/188
三、辦報人的理念/192
《我國新聞學進步之趨勢》/192
史家辦報/195
邵飄萍的新聞學著述(一):《實際應用新聞學》/197
邵飄萍的新聞學著述(二):《新聞學總論》/204
四、成功的一代報人/207
邵飄萍辦報的踐履/207
典型報道案例/210
“報館的靈魂”/217
中國新聞教育的開拓者/222
邵飄萍的精神遺產(chǎn)/225
邵飄萍與張季鸞/230
第五章 《京報》春秋(下)
——副刊、附刊和報館同人/235
一、《京報》的副刊和附刊/237
近代報章 文體的變化/237
五四文學副刊的興起/239
《京報》“大革新”及其副刊和附刊/242
副刊(附刊)上的口水大戰(zhàn)/254
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余波/260
開拓學術研究的新天地/262
二、“夫婦報人”
——邵飄萍和湯修慧/264
所謂“夫婦報人”/264
與《京報》共始終/267
歷經(jīng)劫難/270
邵飄萍的另一位夫人祝文秀/271
三、春華秋實
——報館同人、親友、學生/275
“中國副刊之父”孫伏園/275
“報界三杰”之一徐凌霄/278
“兄弟報人”潘公弼和潘劭昂/280
吳鼎及其他京報同人/283
學生張友鸞/284
學生黃天鵬/287
第六章 報人天地
——言說的語境和抗爭/291
一、邵飄萍之前報人的語境/293
言論自由的歷史和理念/293
亂云飛渡的末世大觀/295
晚清以降的話語環(huán)境/297
邵飄萍投身報界之際的報業(yè)政治生態(tài)/299
北洋初期的報業(yè)繁榮和袁世凱的報禁/301
二、一個新聞從業(yè)者的苦惱和抗爭(上)
——邵飄萍初到北京的日子/307
邵飄萍負命北上/307
《京報》被查封前后/309
三、一個新聞從業(yè)者的苦惱和抗爭(下)
——《京報》 “復活”之后/314
為“報格”而戰(zhàn)/314
針對《京報》的幾次報案/316
北洋政潮中爭自由的斗爭/318
四、“主筆不入獄,不是好主筆!”/323
《京報》和它的友報友刊/323
大革命高潮中的報案/324
“主筆不入獄,不是好主筆!”/326
“鐵肩辣手”/328
第七章 搏擊風浪
——在大革命的浪潮中/329
一、在五卅運動的大潮中/331
五卅運動中的《京報》/331
反駁列強的“赤化論”/334
邵飄萍提出新口號/338
魯迅對邵飄萍的批評/342
各種聲調(diào)的“赤化”論和“赤化”的有無/345
二、在大革命的高潮中/352
“首都革命”/352
北方擁護孫中山的一面旗幟/357
“中國今后之趨勢”/363
邵飄萍與馮玉祥國民軍的關系/368
邵飄萍之死的直接導火線——郭松齡的倒戈反奉/374
第八章 眾口之下
——邵飄萍的“私領域”/377
一、一個真實而立體的邵飄萍/379
曾經(jīng)悠悠眾口之下的邵飄萍/379
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邵飄萍和金錢/380
章 士釗等人的述說/383
二、更兇險的流言蜚語/386
關于“盧布”的口水大戰(zhàn)/386
一個被“煮”在一起的問題/389
三、關于自由的悖論/391
兩種“自由”和“最是報人不自由”/391
報人曹聚仁為邵飄萍打抱不平/393
邵飄萍走了一著險棋/395
四、面對不絕的流言/400
邵飄萍駁斥流言/400
同室操戈的悲?。?03
不無教訓的經(jīng)驗之談/406
第九章 赤化疑云
——自由主義與所謂“赤化”的吊詭/407
一、一個自由主義報人/409
曾經(jīng)主張過“好人主義”/409
從“好人主義”到“不合作主義”/414
民主派的“聯(lián)省自治”思潮/419
二、一個所謂的“赤化”報人/423
與時俱進的報人/423
學習、宣傳馬克思主義和蘇俄十月革命/424
回應中俄恢復邦交并提出“非侵略主義”/430
促成中蘇恢復邦交/433
第十章 身份之謎
——邵飄萍的黨籍問題/441
一、身后邵飄萍的又一道謎面/443
報人與政治/443
邵飄萍的黨籍之“謎”和早年的新聞觀/445
邵飄萍的絕筆/449
羅章 龍揭秘爆出冷門/450
必要的考證(一)/454
必要的考證(二)/457
邵飄萍是共青團“特別團員”或國民黨黨員?/461
二、邵飄萍的“特別”之處/463
事出有因/463
“特別黨員”的幾宗個案分析/465
相關的質(zhì)疑/468
邵飄萍研究中的不同觀點/473
第十一章 遽死之謎
——身后的議論/475
一、邵飄萍死后的議論/477
“朱無畏”的分析/477
報人胡政之和管翼賢的評論/479
可以瞑目又難以瞑目的邵飄萍/481
二、研究者的究問/484
又回到了原點——兼述姚福申先生的質(zhì)疑/484
再說邵飄萍為何被殺/489
三、張作霖父子為什么一進北京就要殺邵飄萍?/493
張作霖父子的殺機/493
邵飄萍失于大意/494
第十二章 身后榮光
——不朽的邵飄萍/495
一、哀悼與紀念/497
斯人已逝/497
未亡人和同人的回憶/499
二、身后的邵飄萍/502
北伐勝利后的紀念/502
國民黨拒絕承認邵飄萍為烈士/504
龔德柏的“鞭尸”和邵飄萍女婿郭根的反駁/505
三、永遠的光榮/512
終于重新被人記了起來/512
紀念高潮的到來/513
得以“蓋棺論定”/516
永遠的雕像/517
邵飄萍可以瞑目矣/519
恢復《京報》的吁求和《新京報》的創(chuàng)刊/521
主要參考文獻/524
后記/526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