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史》共十二章,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死神的陰影》,主要介紹夜晚的種種危險。人們在身心兩方面所面臨的威脅到了夜間會變得更大、更強。很可能,在西方歷史上,夜晚從未呈現(xiàn)得如此可怖。第二部分《自然的法則》,主要論述官方和大眾對夜晚的反應。最初,教會和政府針對夜間活動采取了各種壓制措施,如宵禁和巡夜。直到 17世紀末,大小城市的夜晚的公共場合才被有限地歸還給民眾。普通人,無論是在家還是出外,都必須借用魔力、宗教和自然知識來抵御都市和鄉(xiāng)間的黑暗。這種由流行習俗和信仰構成的母體為日落后在黑暗中進行的種種社會活動提供了舞臺。第三部分《黑暗的王國》,探討了人們勞作和娛樂的風俗習慣。不為外人所知的家庭生活削弱了社會約束,為家人、朋友和戀人創(chuàng)造出了親密的氛圍。如果夜晚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是個人獲得自由的時刻,那么,對于社會最上層和最下層而言,它更具吸引力。隨后考察了夜晚在多個方面對貴族和庶民的重要性。天黑后,權力從權勢階層手中轉到了弱勢群體身上。第四部分《秘密的世界》,分析了就寢的儀式、睡眠的困擾以及由來已久的會使丁業(yè)化之前一家人半夜三更醒來的各種睡眠情形。人們會醒來小便、抽煙甚至拜訪近鄰;還有人在半夜里做愛、祈禱、回憶夢境——從歷史的角度來說,夢境至關重要,是安慰和自我意識的重要來源。本書的尾聲《黎明》部分,則分析了18世紀中葉以后黑夜在大小城市中的非神秘化過程。在那時,給個人安全和自由帶來深遠影響的現(xiàn)代“24小時,7 天”社會,就已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