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軍事軍事歷史/紀實紅軍史

紅軍史

紅軍史

定 價:¥68.00

作 者: 郭德宏、閻景堂
出版社: 青島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軍事史 中國軍事 軍事

ISBN: 9787543638792 出版時間: 2006-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 716 字數:  

內容簡介

  二、八七會議與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方針的確立大革命失敗以后,在關系黨和革命事業(yè)前途和命運的關鍵時刻,中共中央于1927年7月12日在漢口成立了臨時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代行中央政治局職權,成員有張國燾、李維漢、李立三、周恩來和張?zhí)?。此后,臨時政治局常委會連續(xù)召開會議,作出了挽救革命的3項決策,即:舉行南昌暴動;準備召開中央緊急會議;在湘、鄂、贛、粵4省舉行秋收起義。為了總結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糾正陳獨秀的右傾錯誤,確定黨在新時期的斗爭方針和任務,在瞿秋白主持下,根據共產國際的指示,中央常委開會,決定召開中共中央緊急會議。緊急會議原定7月28日召開,但由于形勢非常復雜危險,28日未能集會,不得不將會期推遲。8月3日,中央常委召開擴大會議,到會的有瞿秋白、李維漢、張?zhí)?、蘇兆征、蔡和森、鄧中夏、任弼時等。張?zhí)?、李維漢報告了與共產國際代表談話的結果。擴大會議就時局和對策、召開緊急會議等問題進行了討論,決定發(fā)動農民土地革命和武裝暴動,接受共產國際的指示。瞿秋白在發(fā)言中指出:共產國際的決定是中國革命新的轉機,我們應該接受并據以制定新的策略;對于農民運動,已有決定。湖南農民應奪取政權,再加上武裝力量,一定能夠成功。會議還討論了中央領導機關改組的問題,確定了緊急會議的議程。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漢口召開了中央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因出席的中央委員不到半數,既不能稱“中央全會”,也不是中央政治局會議,故稱為“中央緊急會議”。中共中央秘書處負責人鄧希賢(小平)具體組織安排了會務工作。他在會前3天就來到會場,直到會議結束、全部代表陸續(xù)散去后才離開。由于時局緊張,交通不便,只有在武漢的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李維漢、瞿秋白、張?zhí)?、鄧中夏、任弼時、蘇兆征、羅亦農、蔡和森、毛澤東以及團中央、軍委和湖南、湖北省委代表等共22人參加了會議。共產國際駐中國的代表羅米納茲及另外兩位俄國同志也參加了會議。由于白色恐怖,形勢險惡,會議只開了1天。李維漢擔任會議主席,代表常委報告了會議醞釀和籌備的經過,宣布會議的3項議程:1.共產國際代表做報告。2.常委代表做報告,報告人為瞿秋白。3.改組中央政治局。會議開始后,由共產國際代表羅米納茲做關于《黨的過去錯誤及新的路線》的報告和結論。羅米納茲指出:召開中央緊急會議非常重要,也非常迫切。他就告黨員書草案的主要內容作了長篇發(fā)言, ……

作者簡介

暫缺《紅軍史》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中國工農紅軍的創(chuàng)建與發(fā)展壯大
一、南昌起義與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的開端
二、八七會議與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方針的確立
三、湘贛邊秋收起義與工農革命軍的建立
四、廣州起義與第一個蘇維埃政府的成立
五、其他各地武裝起義與工農革命軍和游擊隊的成立
六、井岡山的斗爭與第一支紅軍——紅4軍的建立
七、紅4軍進軍贛南、閩西與古田會議的召開
八、中央蘇區(qū)的形成與紅軍的發(fā)展
九、湘鄂西蘇區(qū)的形成與紅軍的建立和發(fā)展
十、鄂豫皖蘇區(qū)的形成與紅軍的建立和發(fā)展
十一、湘贛邊、湘鄂贛邊蘇區(qū)的形成與紅軍的建立和發(fā)展
十二、贛東北蘇區(qū)的形成與紅軍的建立和發(fā)展
十三、左右江革命根據地的形成與紅軍的建立
十四、蘇北、浙南地區(qū)的斗爭與紅軍的建立
十五、東江、瓊崖地區(qū)的斗爭和紅軍的建立
十六、紅軍由游擊戰(zhàn)開始向運動戰(zhàn)的戰(zhàn)略轉變和紅l方面軍的成立
第二章 中國工農紅軍的反“圍剿”斗爭(上)
一、紅1方面軍的第一、二、三次反“圍剿”
二、全國紅軍的統(tǒng)帥機關——中革軍委和紅軍總部的建立
三、寧都起義和紅5軍團的建立
四、湘贛紅軍的反“圍剿”斗爭與紅6軍團的建立
五、湘鄂贛紅軍的反“圍剿”斗爭與發(fā)展
六、贛東北(閩浙贛)紅軍的反“圍剿”斗爭
七、湘鄂西紅軍反“圍剿”斗爭與紅2軍團的建立
八、鄂豫皖紅軍的反“圍剿”斗爭與紅4方面軍的成立
九、中央紅軍的第四次反“圍剿”斗爭與發(fā)展
第三章 中國工農紅軍的反“圍剿”斗爭(下)
一、鄂豫皖紅軍的第四次反“圍剿”斗爭
二、湘鄂西紅軍的第四次反“圍剿”與黔東蘇區(qū)的開辟
三、陜甘蘇區(qū)的反“圍剿”斗爭
四、川陜蘇區(qū)的創(chuàng)建與反“圍剿”斗爭
五、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斗爭的失敗與紅7、9、8軍團的成立
六、湘鄂川黔蘇區(qū)的創(chuàng)建與反“圍剿”斗爭
第四章 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
一、紅7軍團北上與紅6軍團西征
二、中央紅軍開始長征與突破敵四道封鎖線
三、紅25軍離開鄂豫皖蘇區(qū)與開辟鄂豫陜革命根據地
四、遵義會議的召開與中央軍事領導人的撤換
五、遵義會議后紅1方面軍的機動作戰(zhàn)
六、紅1方面軍轉戰(zhàn)云貴川
七、紅4方面軍強渡嘉陵江開始長征及和紅l方面軍會師
八、紅25軍長征到達陜北與紅15軍團的成立
九、紅l方面軍繼續(xù)北上和勝利到達陜北
十、紅2、6軍團的長征
十一、紅2、4方面軍甘孜會師
十二、紅2、4方面軍北上
十三、三大主力紅軍勝利會師
第五章 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的艱苦斗爭
一、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后留守紅軍的斗爭
二、贛粵邊紅軍游擊隊的斗爭
三、閩贛邊紅軍游擊隊的斗爭
四、閩西紅軍游擊隊的斗爭
五、閩粵邊紅軍游擊隊的斗爭
六、皖浙贛邊紅軍游擊隊的斗爭
七、浙南紅軍游擊隊的斗爭
八、閩北紅軍游擊隊的斗爭
九、閩東紅軍游擊隊的斗爭
十、閩中紅軍游擊隊的斗爭
十一、湘鄂贛邊紅軍游擊隊的斗爭
十二、湘贛邊紅軍游擊隊的斗爭
十三、湘南紅軍游擊隊的斗爭
十四、鄂豫皖邊紅軍游擊隊的斗爭
十五、鄂豫邊紅軍游擊隊的斗爭
十六、瓊崖紅軍游擊隊的斗爭
第六章 向抗日民族戰(zhàn)爭轉變與紅軍改編
一、瓦窯堡會議與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戰(zhàn)略方針的提出
二、東征、西征戰(zhàn)役
三、紅軍統(tǒng)一領導和指揮的實現
四、西路軍的英勇斗爭與失敗
五、紅軍在實行戰(zhàn)略轉變中自身建設的加強
六、全國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與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形成
七、紅軍主力與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
八、紅軍的優(yōu)良作風和光榮傳統(tǒng)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