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七會議與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方針的確立大革命失敗以后,在關系黨和革命事業(yè)前途和命運的關鍵時刻,中共中央于1927年7月12日在漢口成立了臨時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代行中央政治局職權,成員有張國燾、李維漢、李立三、周恩來和張?zhí)?。此后,臨時政治局常委會連續(xù)召開會議,作出了挽救革命的3項決策,即:舉行南昌暴動;準備召開中央緊急會議;在湘、鄂、贛、粵4省舉行秋收起義。為了總結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糾正陳獨秀的右傾錯誤,確定黨在新時期的斗爭方針和任務,在瞿秋白主持下,根據共產國際的指示,中央常委開會,決定召開中共中央緊急會議。緊急會議原定7月28日召開,但由于形勢非常復雜危險,28日未能集會,不得不將會期推遲。8月3日,中央常委召開擴大會議,到會的有瞿秋白、李維漢、張?zhí)?、蘇兆征、蔡和森、鄧中夏、任弼時等。張?zhí)?、李維漢報告了與共產國際代表談話的結果。擴大會議就時局和對策、召開緊急會議等問題進行了討論,決定發(fā)動農民土地革命和武裝暴動,接受共產國際的指示。瞿秋白在發(fā)言中指出:共產國際的決定是中國革命新的轉機,我們應該接受并據以制定新的策略;對于農民運動,已有決定。湖南農民應奪取政權,再加上武裝力量,一定能夠成功。會議還討論了中央領導機關改組的問題,確定了緊急會議的議程。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漢口召開了中央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因出席的中央委員不到半數,既不能稱“中央全會”,也不是中央政治局會議,故稱為“中央緊急會議”。中共中央秘書處負責人鄧希賢(小平)具體組織安排了會務工作。他在會前3天就來到會場,直到會議結束、全部代表陸續(xù)散去后才離開。由于時局緊張,交通不便,只有在武漢的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李維漢、瞿秋白、張?zhí)?、鄧中夏、任弼時、蘇兆征、羅亦農、蔡和森、毛澤東以及團中央、軍委和湖南、湖北省委代表等共22人參加了會議。共產國際駐中國的代表羅米納茲及另外兩位俄國同志也參加了會議。由于白色恐怖,形勢險惡,會議只開了1天。李維漢擔任會議主席,代表常委報告了會議醞釀和籌備的經過,宣布會議的3項議程:1.共產國際代表做報告。2.常委代表做報告,報告人為瞿秋白。3.改組中央政治局。會議開始后,由共產國際代表羅米納茲做關于《黨的過去錯誤及新的路線》的報告和結論。羅米納茲指出:召開中央緊急會議非常重要,也非常迫切。他就告黨員書草案的主要內容作了長篇發(fā)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