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哲學知識讀物李贄評傳

李贄評傳

李贄評傳

定 價:¥45.00

作 者: 許蘇民
出版社: 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
標 簽: 人物傳記

ISBN: 9787305047213 出版時間: 2006-08-01 包裝: 精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shù): 70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李贄是中國16世紀偉大的早期啟蒙思想家。他以一位先知先覺者的犀利目光,深刻洞察時代的矛盾和社會發(fā)展行將提上議事日程的問題,以非凡的超前意識和過人膽識,認真反省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探索人生真諦,致力于從道德理想主義到經(jīng)驗主義的理性重建,建立了一個以“童心說”為核心、 “學主不欺”、“志在救時”的新思想體系。他在哲學思想、史學思想、道德倫理思想、經(jīng)濟政治思想、文藝美學思想和宗教思想諸方面的理論創(chuàng)造,不僅超邁前古,也遠遠超過了他的同時代人。他的富于自由精神的思想和新興氣銳的言論,不僅使他成為晚明中國早期啟蒙思潮的思想旗幟和一代思想文化巨人,而且對于晚清思想解放運動、日本明治維新、五四新文化運動都發(fā)生了深刻影響。他所倡導的反獨斷、反迷信的懷疑精神、自由精神和社會批判精神,對于我們正確認識中國傳統(tǒng)社會和傳統(tǒng)文化,探索現(xiàn)代理性的重建之路,仍具有重要啟迪和借鑒意義。

作者簡介

  許蘇民 1952年12月生,江蘇如皋人。1992年8月評聘為研究員,現(xiàn)任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李贄的真與奇》、《王夫之評傳》(與蕭篷父師合著)、《顧炎武評傳》、《李光地傳論》、《戴震與中國文化》、《樸學與長江文化》、《明清啟蒙學術(shù)流變》(與蕭篷父師合著)、《比較文化研究史(中學西漸卷、西學東漸卷)》、《中華民族文化心理簡論》、《文化哲學》、《歷史的悲劇意識》、《人文精神論》等書,在《中國社會科學》中文版和英文版、《哲學研究》和其他學術(shù)刊物上發(fā)表論文100余篇,主要論文合編為《許蘇民集》。

圖書目錄

《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序
第一章 李贄生活的時代
第一節(jié) “今人立法,厚末抑本”
——明代中葉中國近代商品經(jīng)濟萌芽的
基本特征
第二節(jié) “至正德、嘉靖間而古風漸渺”
——明代中葉社會風氣的變化
第三節(jié) “非名教所能羈絡(luò)”
——傳統(tǒng)學術(shù)的蛻變與早期啟蒙思潮的
興起
第四節(jié) 時代的矛盾與問題意識
——16世紀明王朝的內(nèi)憂外患
第二章 李贄的生平事跡
第一節(jié) 從海上絲路走進鄉(xiāng)土中國
——李贄的家世與青少年時期
第二節(jié) “假升斗之祿以為養(yǎng)”
——二十五年的仕宦生涯
第三節(jié) “天臺重名教,卓吾識真機”
——棄官、棄家、與耿定向的爭論
第四節(jié) “寂寞從人謾,疏狂一老身”
——郢中避難與重返龍?zhí)?br /> 第五節(jié) “無令山神野鬼,得知蹤跡”
——第二次外出避難的歲月
第六節(jié) 萬歷三十年
——李贄之死的奇特歷史悲劇
第七節(jié) 李贄一生的著述
第三章 李贄的哲學思想
第一節(jié) 以“童心說”為核心、歸宗于《易》的人學本體論
一、“童心說”
——人的自由本質(zhì)的本體論論證
二、“厥初生人,惟是陰陽二氣,男女二命”
——以《易》為宗的人學本體論論證
三、“人人各具首出庶物之資”
——以人為本的自然法則與宋明道學的本質(zhì)區(qū)別
第二節(jié) “道不虛談,學務(wù)實效”的認識論思想
一、“不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
——對關(guān)于孔子的偶像崇拜的批判
二、“道無絕續(xù),人具只眼”
——一對“道統(tǒng)論”的批判
三、“是非無定論,無定質(zhì)”
——對人的理性覺醒和多元文化心態(tài)的呼喚
四、“道不虛談,學務(wù)實效”
——論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
第三節(jié) “為道屢遷,變易匪?!钡霓q證法思想
一、“與世推移,其道必爾”
——通古今之變的歷史辯證法思想
二、“治貴適時,學必經(jīng)世”
——對社會發(fā)展進化的辯證規(guī)律的認識
三、“質(zhì)文遞嬗”的歷史規(guī)律論
——論歷史的規(guī)律性與人的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guān)系
第四章 李贄的史學思想
第一節(jié) “六經(jīng)皆史”說與李贄的歷史學研究
一、“經(jīng)與史相為表里”
——史論結(jié)合的歷史學方法論
二、“昭彰事實,垂鑒后世”
——一對傳統(tǒng)史學義例的重大突破
三、“論贊須具曠古只眼”
——論歷史的事實判斷與歷史感情的關(guān)系
第二節(jié) “堂堂之陣,正正之旗”
——重新評價歷史人物的論史卓識
一、“顛倒千萬世之是非”
一一從萬歷皇帝說“李贄敢倡亂道”談起
二、“原情論勢,斷自本心”
——論設(shè)身處地、神交古人
三、“虛心平氣,求短于長,見瑕于瑜”
——對于歷史人物一分為二的辯證分析
第五章 李贄的道德倫理思想
第一節(jié) “人必有私論”
一、“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見”
一論道德的人性論基礎(chǔ)
二、“天下盡市道之交”
——論合理的私人利益
三、“自然真道學”
——論道德不能拂逆人性
第二節(jié) “大道不分男女”
——李贄的新婦女觀、情愛觀、貞操觀
一、“謂見有男女豈可乎?”
——論男女平等
二、“失身”與“獲身”之辨
——論婚姻戀愛自由
三、“不以必死勸人”
——論貞操與節(jié)烈
第三節(jié) “各從所好,各騁所長”
——論個性的自由發(fā)展
一、“庶人可言貴,侯王可言賤”
——論人格平等
二、“條教禁約,皆不必用”
——論人的自由發(fā)展
第四節(jié) “賤莫賤于無骨力”
——論豪杰精神
一、“純陽之健,純陰之頃”
一一論豪杰之士的氣質(zhì)
二、“天下第一等好死”
——論豪杰之士的生死觀
三、“二十分識、二十分才、二十分膽”
一一論豪杰之士的人格
第五節(jié) “朋友的契合只是一個靈魂在兩個身軀上”
——李贄的友朋觀
第六章 李贄的政治經(jīng)濟思想
第一節(jié) “不過誘你作他奴才耳”
一一對專制政治體制的批判
一、“貪暴者擾之而‘仁者’害之”
——論專制制度對人的自由的扼殺
二、“今之從政者,只是一個無恥!”
——對專制政治制度性腐敗的揭露
三、“驅(qū)天下大力大賢而盡納之水滸矣”
——對專制統(tǒng)治者敗壞人才的批判
四、“儒者不可以治天下國家”
對儒學意識形態(tài)的保守性和狹隘性的批判
五、“君子之尤能誤國也!”
別出心裁的“清官之害甚于貪官”論
第二節(jié) 李贄的當代政治評論
一、“欲得扶世,須如海剛峰之憫世”
——論海瑞
二、“今日真令人益思張江陵也”
論張居正改革
三、“學問豈因大官長乎?”
一一論政治與學術(shù)的微妙關(guān)系
第三節(jié) 政治改革方案的設(shè)計
——李贄的政治理念與救時之策
一、“普天之下,更無一人不是本”
一一論人民的福祉高于一切
二、“圣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
一論至人之治
三、“但使卿輩不濫,何恤人言?”
——論言論自由
四、“英君非能臣不使”
一一擇才圖治的人才興國論
五、“當難危之際,以親王重藩,夾輔王室”
——論朝廷與地方的分權(quán)
第四節(jié) 李贄的經(jīng)濟思想
一、“不言理財者,決不能平治天下”
一一論解決人民吃飯問題的理財之道
二、“俗儒之為天下虐,其毒豈不甚哉!”
——駁朱熹的“救荒無奇策”論
三、“國之用與士庶之用孰大?”
一論民族危機時期的經(jīng)濟政策
四、“各遂千萬人之欲”
——論自由競爭的新經(jīng)濟秩序
五、“勤儉致富,不敢安命”
一一論經(jīng)濟倫理
第七章 李贄的文藝美學思想
第一節(jié) “自然之謂美”
——論藝術(shù)的“情感一審美”本質(zhì)
一、“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關(guān)于審美之本質(zhì)的探本窮源之論
二、“畫工雖巧,已落二義”
——論“畫工”與“化工”
三、“神圣在我,技不得輕”
一一論藝術(shù)的技巧和境界
第二節(jié) “文與道豈二事乎?”
——論文學作品的社會功能
一、“凡藝之極精者,皆神人也”
——論文與道的統(tǒng)一
二、“古之賢圣,不憤則不作矣”
——“怒罵成詩”說和“發(fā)憤著書”說
三、“孰謂傳奇不可以興、觀、群、怨”
一一對《紅拂記》、《拜月亭》的評論
第三節(jié) “未有其人不能卓立而能文章 垂不朽者”
——論人品與文品、詩品的統(tǒng)一性
第八章 李贄的宗教思想
第一節(jié) “儒、道、釋之學,一也”
——論儒、釋、道三教異同
第二節(jié) “唯圣人能事神,故其敬之也?!?br /> ——論以宗教的虔誠去盡心為民
第三節(jié) “感應(yīng)因果,名殊理一”
——論宗教的道德教化功能
第九章 李贄思想的歷史地位和歷史命運
第一節(jié) 李贄思想的歷史地位
第二節(jié) 李贄思想的歷史命運
第三節(jié) 李贄思想的國際影響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詞語索引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