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是語言大家,這是被眾多文學家公認的。葉圣陶就曾說:“談到文體的完美,文字的會寫語,朱先生該是首先被提及的?!碑斎唬Z言的錘煉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經過無數(shù)典籍的滋養(yǎng)潤化而形成自己的風格的。對古代典籍的精通,使他胸中有丘壑,下筆如有神,于是這本介紹經典的書本身也成了經典。作為一本向青少年介紹經典的書籍,作者有一個美好的心愿,希望“讀者能把它當做一只船,航到經典的海里去”。如果把這《經典常談》當成一只船,那作者的純熟貼切的語言就可以算作船帆了。為了能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地介紹古代典籍,讓青少年能對年代遙遠、語言晦澀的古代文字感到親切,作者發(fā)揮了口語化、情意化、風趣化的語言特點,娓娓道來。把一部部古書介紹得如數(shù)家珍,讓讀者不知不覺就走進了一個經典的世界,待走了一大圈,仍不知道疲倦,咂咂嘴,還意猶未盡呢,除卻作者的文學修養(yǎng),這不能不說是作者的語言魅力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