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先說一下自學能力的重要性:首先,自學能力的強弱關系到同學們從事工作以后進行再學習的效率。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中學畢業(yè)后可能會直接走上工作崗位。科學技術是迅速發(fā)展的,要想在一生中都能適應社會需要,只靠在中學學習所學的那點知識是遠遠不夠的,由于社會和工作的需要我們在工作中要不斷地再學習,這個時候的學習主要是靠自學。其次,對于那些考上大學的同學,自學能力也非常重要,影響著大學的學習質量。大家都知道,大學的學習與中學的學習特點有著很大的區(qū)別。大學的主要特點是:知識系統(tǒng)龐大、理論性強、講課速度快、筆記多、課堂教學的比重減少、自習時間增加、教師講的精華要求學生靠課下自己研究;老師對學生的要求不再像對中學生那么嚴格了,大學生時間主要靠自己安排、自己掌握,這就要求大學生必須具備較強的自學能力。如果中學時沒有很好的自學能力,上大學之后往往會很不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他們看書的速度慢,聽課抓不住要領,預習更是來不及;聽講時反應不過來,聽課質量當然不會很好:因而課下要拿出大量的時間來彌補上課聽講的不足,學習十分被動。由于自學能力差,而使大學學習的適應期延長。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呢?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關鍵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習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強化學生的自學意識,在預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中學生的自學能力。預習是學生自己第一次對新知識的接觸,要求學生自己讀,自己想。所以長期堅持預習的學生,他們的閱讀速度比那些不堅持預習的同學要快,思維更敏捷,善于對新知識進行分析、歸納、概括和比較等,因此能比較快地發(fā)現問題和抓住問題的關鍵之處。隨著自學能力的形成,中學階段的學習質量也將相應的有所提高,可以促進上大學階段和在將來的工作中的進一步學習,因此可以說,自學能力關系到一個人的一生。所以那種認為預習僅僅是為聽課服務的看法是不正確的,因為預習的好處遠遠不止這一處。一個中學生如果只接受老師傳授的那點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在預習中形成的自學能力,將使中學生不斷地獲取更多的知識。學校教育終生受用已成為歷史,生活在21世紀的人類只有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才能適應不斷變化著的社會需求。終身學習是對每個不甘被社會淘汰、有上進心的人的要求,一個人走上工作崗位后,或者這份工作很讓人羨慕的,當他是處于21世紀時,他仍需學習,而這種學習主要靠的是自學,因此自學能力是使一個人知識不斷擴展和更新的根本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