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西蜀這塊地方,相對于中原比較邊遠,交通不便,有些先天不足。但那里從來就是個“回水沱”——總是不斷有移民來到蜀地,帶來許多文化因子。新中國成立后,成都發(fā)現了不少商代前后的文化遺址。比如羊子山三層土臺,就是蜀人祭天的神壇;十二橋還發(fā)現過一大片建筑群,當初都是些木料榫接、綁扎成的“干欄式”房屋,上下兩層,極富特色。這些比較厚重的發(fā)現,卻沒有引起多大的轟動。就拿廣漢市三星堆來說,1929年月亮灣燕家便在無意中挖出一座寶坑,后來又接著進行過科學發(fā)掘。那前前后后的收獲,更多的是進入文人筆下的逸聞趣話,提供茶余飯后的談資;最多能引起古董收藏家的注意,想方設法多買一點文漢玉器,傳之子孫??脊殴ぷ髡叩故窃谀抢锉甲吒帕税雮€多世紀,器物也發(fā)現了一批又一批,但那僅僅在專業(yè)圈子里頭受到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