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實驗準備
第二章 基礎理論
一、脾虛動物模型的制作和觀察
二、陽虛動物模型的制作和觀察
三、寒邪、熱邪致病的實驗觀察
第三章 辨證論治
一、牛病的診法
二、馬屬動物病的診法
三、豬病的診法
四、駱駝病的診法
第四章 中藥與方劑
一、藥用植物標本采集及蠟葉標本制作
二、原色藥用植物標本制作
三、常用中藥炮制方法
四、草烏炮制后的成分變化
五、中藥十八反的動物實驗
六、中藥十九畏的動物實驗
七、接骨膏的制備
八、膜劑、栓劑、顆粒劑與片劑的制作
九、中藥蜜丸劑的制備
十、雙黃連注射液的制備
十一、復方當歸注射液的制備
十二、黃芩苷的提取
十三、黃芩苷的分離
十四、槐米中蘆丁的提取
十五、中藥粉末的顯微鑒別
十六、中藥化學成分預試
十七、中藥化學成分的提取、分離與鑒定
十八、中藥制劑的含量測定
十九、荊芥、柴胡的解熱作用
二十、清熱藥的體外抗菌實驗
二十一、清熱藥的體內抗菌實驗
二十二、承氣湯系列的攻下作用比較
二十三、木檳硝黃散及其拆方對兔離體腸管的作用
二十四、馬價丸對兔實驗性腸套疊的解除作用
二十五、川貝母的止咳作用
二十六、杏仁及枇杷葉的平喘作用
二十七、獨活及秦艽的止痛作用
二十八、五苓散的利尿作用
二十九、理氣藥對離體腸管的作用
三十、理氣藥對在體腸管運動的影響
三十一、健脾理氣散對瘤胃內環(huán)境的影響
三十二、川芎煎液對蛙腸系膜血管的影響
三十三、桃紅四物湯對離體子宮的影響
三十四、延胡索乙素的鎮(zhèn)痛作用
三十五、赤芍的活血化瘀作用
三十六、外用止血藥比較
三十七、補氣方藥對脾虛小鼠的作用
三十八、參麥注射液對兔急性心肌缺血的療效觀察
三十九、甘草甜素對破傷風桿菌毒素的中和作用
四十、酸棗仁與遠志的安神作用
四十一、桃花散對炎性滲出物吸收的影響.
四十二、大蒜的抑菌作用
四十三、洋金花制劑的麻醉效果觀察
第五章 針灸
一、馬屬動物常用穴位取穴法
……
第六章 閹割術
第七章 病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