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事物本身”,是現象學的口號。對現象學而言,“事物本身”即顯現于意識的對象,“回到事物本身”意味著在意識之中追尋事物的本質。這本無不當之處,但一些主要的現象學家把“意識”等同于個人的“自我意識”;他們沒有看到,人的意識是一個思想的世界,對人的意識的研究不能自我封閉在個人意識的領域,而要向人類的思想世界開放。因此,我把現象學口號修改為“回到思想的本源”。 我所說的“本源”是一個復合詞,包括“根本”和“起源”兩層意思。思想世界的根本是它的構成要素——文本。文本既有思想的內涵,又是思想的載體,文本在歷史中流傳,出現在世世代代的人面前,供人們理解、欣賞和批判。文本既是個人主體的顯現,又是歷史和公眾的客觀對象,我們在思想世界首先要面對文本,特別是經典文本?!盎氐剿枷氲谋驹础?,就是要不斷地解讀經典,討論經典,傳播經典。 文本雖然重要,但不是世界的一切,文本的起源在文本之外的現實世界。但現實世界是人的世界,人性和人所生活的環(huán)境和他們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是歷史中的個人創(chuàng)造文本的永無止境和永不枯竭的源泉?!盎氐剿枷氲谋驹础?,就是要回歸到人性的起源和發(fā)展的那個進化過程,反思我們現在所處的思想世界的“原點”,從那里開始追尋文化傳統(tǒng)之根和自我意識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