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蛋白質的研究歷史
第二節(jié) 蛋白質研究的主要內容
第二章 蛋白質化學及蛋白質分離純化的基礎
第一節(jié) 蛋白質分子的組成
第二節(jié) 蛋白質的分子結構
第三節(jié) 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第四節(jié) 蛋白質的理化性質和生物學特性
第五節(jié) 蛋白質的種類和功能
第六節(jié) 蛋白質純化方案設計的基本原則
第三章 蛋白質的提取和粗分離
第一節(jié) 蛋白質提取原材料的選擇和處理
第二節(jié) 蛋白質的提取方法
第三節(jié) 蛋白質的沉淀方法
第四章 蛋白質的層析分離
第一節(jié) 層析法原理
第二節(jié) 離子交換層析
第三節(jié) 凝膠過濾層析
第四節(jié) 疏水和反相層析
第五節(jié) 親和層析
第五章 蛋白質的電泳分離
第一節(jié) 電泳技術的基本原理
第二節(jié) 電泳技術的類型
第三節(jié) 蛋白質的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
第四節(jié) 非連續(xù)緩沖系統(tǒng)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
第五節(jié) 等電聚焦電泳和雙向電泳
第六節(jié) 蛋白質的轉移電泳
第七節(jié) 毛細管電泳
第六章 蛋白質純化中的銜接技術
第一節(jié) 蛋白質的濃縮
第二節(jié) 蛋白質的脫鹽
第三節(jié) 蛋白質生物活性的保持
第四節(jié) 蛋白純化過程中的監(jiān)測
第七章 基因工程菌的大規(guī)模培養(yǎng)
第一節(jié) 菌種的保藏
第二節(jié) 工程菌的培養(yǎng)
第三節(jié) 工程菌的高密度發(fā)酵及發(fā)酵中的主要分析方法
第八章 工程茵生產的蛋白包涵體的復性與純化
第一節(jié) 包涵體形成的原因
第二節(jié) 包涵體的制備和溶解
第三節(jié) 包涵體的復性
第四節(jié) 包涵體復性以后的蛋白質純化
第九章 動物細胞的大規(guī)模培養(yǎng)
第一節(jié) 培養(yǎng)細胞的特性
第二節(jié) 培養(yǎng)細胞生長的條件
第三節(jié) 細胞培養(yǎng)的基本技術
第四節(jié) 動物細胞大規(guī)模培養(yǎng)
第十章 蛋白質分子量的測定
第一節(jié) 物理分子量和化學分子量
第二節(jié) 分子量的平均值
第三節(jié) 最小二乘法的應用
第四節(jié) 超離心沉降速度法
第五節(jié) 凝膠色譜法
第六節(jié) SDS—PAGE法
第十一章 高效液相色譜
第一節(jié) 基本概念
第二節(jié) 常用高效液相色譜法類型與分離機制
第三節(jié) 高效液相色譜儀
第十二章 蛋白質分子一級結構的測定
第十三章 蛋白質空間結構分析
第十四章 蛋白質和多肽的化學合成技術
第十五章 蛋白質的化學修飾
第十六章 蛋白質組學及其研究技術
第十七章 生物技術藥物的質量控制
第十八章 實驗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