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顯赫一時的鹽商和行商因資本找不到出路而敗壞衰落是一種時代的無奈,那么“紅頂商人”們面對新的投資領域卻無動于衷,不能不歸咎于他們身上濃重的舊式商人的惰性。近代化是不可逆轉的,巨商的衰敗正是明證。投資潮的朝漲夕落正是不穩(wěn)定經濟周期循環(huán)的一個側影。開平煤礦熱揭開了中國近代第一次投資浪潮的序幕。它在1882年春來臨顯得有些突兀,卻又轉瞬即滅,更使人驚心。當翌年秋風蕭瑟時,中國商民的投資熱情已經降落到冰點。追求擴張、兼并和壟斷是資本主義發(fā)展的主基調,在近代中國卻并不容易彈奏好。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一心想使東方托拉斯之夢成真的私人企業(yè)集團,大多成為國家壟斷資本的捕獵的目標,而國家資本則成為官吏腐敗的溫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