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天文學/地球科學中國氣象災害大典(浙江卷)

中國氣象災害大典(浙江卷)

中國氣象災害大典(浙江卷)

定 價:¥70.00

作 者: 席國耀、徐文寧
出版社: 氣象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大氣科學

ISBN: 9787502942137 出版時間: 2006-1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287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浙江省地處我國東南沿海,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在蒙古冷高壓的控制下,盛行偏北風,以晴冷干燥天氣為主,是低溫少雨季節(jié),寒潮、大雪、大風、嚴重冰凍是主要的災害性天氣;復季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以東南風為主,從海洋帶來很充沛的水汽,空氣濕潤,是高溫強光照季節(jié),初夏冷暖空氣常在境內(nèi)上空交匯,是梅雨季節(jié),暴雨、洪澇災害時有出現(xiàn),盛夏屬高溫、干旱期,干旱、臺風是主要災害性天氣;春秋兩李是冬、夏的過渡季節(jié),春季氣旋活動頻繁,鋒面降水豐富,冷暖變化較人,俗有“春天孩兒臉,一天變?nèi)儭敝f,低溫連陰雨、冰雹、暴雨是主要災害性天氣;秋季般氣候溫和少雨,有“秋高氣爽”之說,干旱、臺風、秋季低溫是主要的災害性天氣。由于季風的小穩(wěn)定性,冬復季風的強弱變化和進退的遲早,每年有所不同,帶來反常的低溫和高溫.或者雨水失常,形成旱澇。更由于浙江既地處中低緯度的過渡地帶,又處于江南山地與長江三角洲大平原的接壤處,并且依陸面海,既遭受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侵襲,又受到來自海洋的熱帶系統(tǒng)的影響,因而災害性天氣多,活動頻繁,一年四季均有發(fā)生,臺風、暴雨、洪澇、干旱、寒潮、人雪、大風、冰雹等都給浙江帶來嚴重災害。浙江省境內(nèi)河流源短流急,落差大,不易儲水,少雨時易發(fā)生干旱;河流下游直接人海,常受潮汛頂托,遇到暴雨.排水不暢,多雨時則容易發(fā)生洪、澇災害。浙江境內(nèi)地形是西南高,東北低,山脈走向和排列與季風環(huán)流方向正交或斜交,對來自北方的寒流與來自東南海洋的臺風,起到一定的屏障作用.但當臺風侵襲時,山脈的阻擋,使臺風移速減慢,氣流受阻抬升而使雨勢加大,更加劇r沿海地區(qū)由臺風產(chǎn)牛的大風、洪澇災害。此外,由于臺風在登陸后常轉向東北或偏

作者簡介

暫缺《中國氣象災害大典(浙江卷)》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熱帶氣旋(臺風)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1840年前的熱帶氣旋災害
第三節(jié) 1841—1948年的熱帶氣旋災害
第四節(jié) 1949—2000年的熱帶氣旋災害
第二章 暴雨、洪澇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1840年前的暴雨、洪澇災害
第三節(jié) 1841—1948年的暴雨、洪澇災害
第四節(jié) 1949—2000年的暴雨、洪澇災害
第三章 干旱、熱害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1840年前的干旱、熱害災害
第三節(jié) 1841—1948年的干旱、熱害災害
第四節(jié) 1949—2000年的干旱、熱害災害
第四章 寒潮、大雪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1948年以前的寒潮、大雪災害
第三節(jié) 1949—2000年的寒潮、大雪災害
第五章 低溫冷害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1948年以前的低溫冷害
第三節(jié) 1949—2000年的低溫冷害
第六章 雷電、冰雹、龍卷風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1840年前的雷電、冰雹、龍卷風災害
第三節(jié) 1841—1948年的雷電、冰雹、龍卷風災害
第四節(jié) 1949—2000年的雷電、冰雹、龍卷風災害
第七章 大風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1948年以前的大風災害
第三節(jié) 1949—2000年的大風災害
第八章 其他氣象災害和次生災害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1948年以前的其他氣象災害和次生災害
第三節(jié) 1949-2000年的其他氣象災害和次生災害
附錄一 浙江氣象災害年表
附錄二 浙江氣象災害之最
附錄三 備注
附錄四 索引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