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寫的是北宋宣和年間(1119:1121前后)宋江等聚眾起義的故事.事在《宋史》和宋人筆記里有多種記載,雖不一致,但都說到力量強大,威脅朝廷,在民間影響深廣。南宋人龔圣與說:“宋江事見于街談巷語?!闭f書中也有宋江等人的故事。到宋,元年間,話本,雜劇廣泛演說,有些存留到現在,如話本《大宋宣和遺事》和元人雜劇。施耐庵把宋元以來史書,傳說,話本和雜劇等“水滸”故事加以匯集,選擇,加工,創(chuàng)作而寫成《水滸傳》。它以梁泊起義敘寫了農民反封建斗爭發(fā)生,發(fā)展和失敗的全過程,以深刻的思想,廣泛的內容,杰出的藝術譜出封建社會農民起義的英雄史詩,革命悲劇,反映出沒落衰敗的封建社會深重的剝削和殘酷的壓迫激化著階級矛盾,反動統(tǒng)治的黑暗腐朽造成廣大人民的反抗斗爭。 施耐庵(1296~1370?),名子安,字耐庵,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元末明初小說家。生平事跡不詳。曾中進士,做過官,與當政權貴不合,棄官歸隱,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博通古今,才華橫溢,涉獵經史子集諸書,而且對詞章詩歌、天文、地理、醫(yī)卜、星相亦精通。洪武初年,隱于江陰,設館授徒,從學者甚眾。取梁山泊故事,著成《水滸傳》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