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衡(1830—1900),字鑒堂,遼寧莊河人,晚清重臣。自幼懷有治國安邦大志,文才武略出眾。從知縣開始,官至正一品。面對列強侵華,李秉衡在中法戰(zhàn)爭、中日甲午戰(zhàn)爭 、抗擊八國聯(lián)軍等戰(zhàn)役中率軍奮戰(zhàn),開始終堅持愛國立場,支持義和團反帝斗爭、反對沙俄侵略東北、反對德國強占膠州灣,直至以身珣問。李秉衡做地方官時,就有“北直廉吏第一”之名,后為朝廷大臣,更有“包拯再世,海瑞復生”之譽。但在已有的中國近代史文獻中,關于李秉衡的評介極少。為尋求其因,本書作者進行了20多年深入研究考證,終于在塵封的史料中挖掘出李秉衡史實真相。這一成果不僅揭開了李秉衡披長期湮沒之謎,而且可使讀者通過李秉衡的言行,進一步了解另從封建社會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轉變這一特定歷史時期的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