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序說:《周易》與王安石《易》學特色一、《易》學概說二、宋代《易》學的長足進展第一章王安石《易解》與《荊公易解鉤沉》一、《易解》的寫作二、《易解》的版本及流傳三、《荊公易解鉤沉》第二章《易泛論》析論一、《易泛論》與《易解》的關系二、《易泛論》所釋字詞與《周易》卦爻及諸傳的對應三、從《易泛論》看王安石《周易》文字訓詁的特色第三章《卦名解》研究一、《卦名解》與《序卦傳》、《雜卦傳》的關系二、《卦名解》與《彖傳》的關系三、《卦名解》與《雜卦傳》的對卦邏輯結構比較四、余論第四章《易象論解》與《序卦傳》一、《序卦傳》之不足二、《易象論解》的特色三、余論第五章王安石“用九”之說考論一、王安石之前的“用九”之說二、王安石的“用九”之說三、后儒對王安石“用九”之說的評議第六章程頤對王安石《易解》的兩條駁難析論一、“知九五之位可至而至之”二、“因物之性而生之”第七章王安石《易》學與政治思想一、論社會發(fā)展與變法二、論君子與小人三、論權變思想第八章從《易解》看王安石早期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以《井·九三》為中心一、之于君也,以不求求之二、其于民也,以不取取之三、其于天也,以不禱禱之四、其于命也,以不知知之第九章王安石《易》學的影響及評價一、王安石治《易》的特色二、王安石《易》學傳人及影響三、王安石《易》學在新學體系中的地位附錄一《黃氏日抄》中的“臨川王氏”考附錄二龔原生平及《易》學著述考附錄三“1、0”標注法與卦象符號對照表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