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派,是藝術發(fā)展的一種必然產物。流派的多樣化,是藝術繁榮昌盛的標志之一。無論在哪一門藝術中,流派的形成都需要有一定的創(chuàng)作基礎和社會條件,京劇藝術自不例外。京劇形成之初,沿襲徽班體制側重“劇本中心”,演員個人居于群體之中。后來開始向“表演為中心”轉移,創(chuàng)立以主要演員為中心、其他演員圍列的一種新的劇團經營體制——“名角挑班制”?!懊翘舭嘀啤背删土艘慌牵@既是京劇表演藝術個性化發(fā)展的重要標志,又是形成演員個人表演藝術流派的重要條件。 本書是作者根據建國后三十年間的資料陸續(xù)編寫而成的,全書共分4個章節(jié),分別對流派的形成、流派的作用、流派的局限性以及生行、旦行、凈行和丑行的知識作了介紹。該書可供廣大京劇愛好者及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閱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