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詞與唐代的詩,經常相提并論,它們都是代表一個時代的文藝形式。從發(fā)展來看,可以認為詞是來源于詩的。 “詞”,就是歌詞,古代又稱“曲子詞”,它是用來唱的。要唱,除了要有歌詞外,還要有曲子,即樂譜。曲子的名稱就是“詞牌”,例如《菩薩蠻》、《沁園春》等,就是曲子名。人們按照“詞牌”,即按照曲子的要求寫歌詞,就是所謂的倚聲填詞了。早在隋唐時代,人們已經將當時流行的詩歌配上曲子歌唱,或者專門寫詩作為配樂歌唱的歌詞。開始,這些配樂的詩都是五言或七言,唱起來不免單調,于是經常由唱歌的樂師們增減一些字數或重復唱某些段落,使歌聲富于變化。時間長了,人們在寫作歌詞時,便有意按照曲子的要求,寫一些句子長短不同的詩,這就是“詞”。我國古典文學中的詞,就是這樣誕生的。由于一首詞中句子有長有短,因此詞又名“長短句”。從晚唐時起,詞與詩同時發(fā)展。到了宋代,詩雖然也有所發(fā)展,但這種文學形式畢竟有它的限制,如必須是五言或七言,而詞的長短句形式,用字不避俚俗,使創(chuàng)作者有較多的自由;同時,詞比詩更富于音樂性和節(jié)奏,更適于吟唱。另一重要方面是,詞是新開拓的一個文學領域,使作者有更廣闊的馳騁余地,所有這些,使詞在宋代迅速發(fā)展,達到了極盛的地步。由于種種原因,詞所配的樂譜在南宋以后失傳了。這樣,流傳到現在的唐宋詞,雖然在寫作它們的當年,都是可以唱的,可現在卻都不能唱了。只有南宋詞人姜夔,曾在自己創(chuàng)作的樂曲歌詞旁,注上了工尺譜(我國古代的一種不完善的樂譜),經近代人研究后,有十幾首詞能按古人樂譜唱了,當然,這只是唐宋詞中極少的一部分。因此,遺留到今天的詞牌如《菩薩蠻》、《憶秦娥》等,只是規(guī)定了填詞時應該有多少句,每句字數、平仄及韻腳等,卻無法知道歌唱時的音調了。詞既然是由于歌唱的需要而產生,歌唱又主要是供人們閑暇時娛樂之用,因此,從詞的發(fā)展初期直到北宋蘇軾以前,詞所寫的內容主要是輕松的風花雪月和愛戀傷別等等。從當時的觀點看,如果將國家大事,政治變遷等寫入詞中,在尋歡作樂的酒宴上歌唱,顯然是不適宜的。因此,詞也就被人們認為比不上詩,不像詩那樣“正大”,而被一些人稱為“詩余”,或者冠以小字,叫做“小詞”。例如有這樣一則故事:北宋以變法著名的宰相王安石,在閑暇時讀北宋另一宰相、著名詞人晏殊的詞集時,看到晏所寫的一些描述風花雪月的詞時,笑了起來說:“當宰相的人也可以寫小詞嗎?”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國在旁邊說:“他也是偶然高興了才寫的,可是看他一生的事業(yè),豈是這些詞所能比擬的。”這時協(xié)助王安石推行新法的一個助手呂惠卿也在場,他接著說:“作為管理國家大事的人,應該首先禁止淫濫的鄭聲,怎么可以自己還去寫這類東西呢?”呂說的“鄭聲”,指春秋時代的鄭國男女在溱水和洧水(溱、洧二水會合后為今河南雙洎河)邊聚會時所唱的歌謠,封建時代認為鄭國的這種歌謠不正派。由上面王安石、呂惠卿的這番對話可以知道,在北宋的上層人物中,將詞和鄭聲相比,認為上等的正派人是不應該寫詞的。當然,王安石、王安國和呂惠卿等人所代表的看法是不正確的,那只是當時的一種偏見。實際上,詞這種文藝形式不僅廣大人民群眾喜愛,就是統(tǒng)治集團內部的一些達官貴人,對詞也很欣賞,高興起來還填它幾首。更有意思的是,不少掌握政權的大官們,例如司馬光、范仲淹等人,平時道貌岸然,舉止一絲不茍,嚴肅得叫人害怕??墒撬麄儏s都寫有艷詞,使人甚至不敢相信出自他們這種人的手筆。北宋的一些皇帝和達官貴人,在公開場合瞧不起,或者故意貶低詞和著名的詞人(見本書第63頁柳永的事跡)??墒?,在飲酒作樂的場合,卻又少不了要唱詞助興,并且經常自己動筆寫作。北宋后期的大文學家蘇軾,對詞風的改變起了巨大的作用。他寫的詞大大地擴展了詞的境界,使之從狹隘的歌兒舞女、風花雪月的圈子中跳出來,而反映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開創(chuàng)了所謂的“豪放詞派”。相對而言,主要按著原來的詞風寫詞的詞人們,被稱做“婉約詞派”。到了南宋時,偉大的愛國詞人辛棄疾,把豪放詞派的詞推到了一個高峰,受他影響的詞人很多,使豪放詞成了南宋時的主流。在涉及當時的政治生活時,宋詞和唐詩有較大的差別。唐詩論事經常比較明顯,甚至指斥責官、批評皇帝。例如唐詩人杜甫在名作《麗人行》中,用“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的詩句,指斥當朝的宰相楊國忠。宋詞則不然,凡涉及當權人物時,常寫得婉轉隱晦,有時連事物本身也寫得含混迷離,使不知底細的人看不懂它的含義,這樣,就增加了讀某些宋詞的困難。詞雖然以宋代最為著名,但它是在唐詞和五代詞的基礎上發(fā)展完美起來的。因此在本書中,結合歷史情況、寫作背景和趣聞軼事等,先敘述一些五代詞,再講述宋詞。使讀者在欣賞這些佳作的同時,能加深理解,得到更多的知識,并增加閱讀時的興味。本書是在大量已出版的有關詞的著作的基礎上寫成的。這些著作如《全宋詞》,歷代的詩話和詞話,以及近代出版的各種詞選等等。其中唐圭璋先生的《宋詞紀事》一書,使我在工作中得到了很大的便利。此外,還參考了一些有關宋、元歷史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