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史學理論梅羅·龐蒂歷史現(xiàn)象學研究

梅羅·龐蒂歷史現(xiàn)象學研究

梅羅·龐蒂歷史現(xiàn)象學研究

定 價:¥35.00

作 者: 佘碧平 著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史學理論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9053289 出版時間: 2007-03-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0開 頁數(shù): 27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梅羅-龐蒂(1908—1961),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畢生致力于歷史現(xiàn)象學。保爾·利科稱其為“法國最偉大的現(xiàn)象學家”;海德格爾贊揚他“開辟出了一條真正的思想道路”;而其后學,如福柯、利奧塔、布爾迪厄、德里達等更是對他的著述和教學十分著迷,并從不同方面繼承和發(fā)展了他的思想。本書即是復旦大學哲學系佘碧平教授十二年潛心研究梅羅一龐蒂思想的成果,是國內第一部專門探討梅羅-龐蒂歷史哲學思想的學術專著。作者以全面豐贍的第一手資料為基礎,從理性的危機及其出路、歷史的肉體和歷史的超辯證法三個方面透徹闡述了梅羅-龐蒂的歷史現(xiàn)象學思想,并通過剖析他與西方二十余位思想家之間的關系和差別,揭示了其歷史哲學思想的深刻內涵與重要意義,指出其思想本質上是一種不同于傳統(tǒng)本體論的以肉體本體論為基礎的新目的論。

作者簡介

  佘碧平,1965年生于安徽和縣。1982年考入華東師范大學,1989年獲復旦大學哲學碩士學位并留校任教。1993—1997年,留學比利時,先后獲魯汶大學哲學碩士、博士學位。2004年起,任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1997—2004年間,曾訪問過巴黎第4大學、巴黎第12大學、巴黎高等師范學校等著名學府,并多次受邀參加國際會議。主要研究方向為法國當代哲學。著、譯有《論梅羅-龐蒂的歷史現(xiàn)象學》(比利時魯汶大學,1997年10月)、《現(xiàn)代性現(xiàn)象學》(合著,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2年)、《性經驗史》(增訂本,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2年10月)、《社會學與人類學》(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11月)、《多重立場》(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4年5月)、《知識分子的背叛》、《主體解釋學》、《對歐洲民族的講話》(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年5月)及論文二十余篇。

圖書目錄

縮寫符號表
緒論
第一章 理性的危機與歷史現(xiàn)象學
第一節(jié) 從意識到生存:對法國哲學傳統(tǒng)的繼承與批判
一、從布隆施維克到柏格森
二、對舍勒《怨恨的人》的讀解
三、對馬塞爾《在與有》的讀解
四、與薩特同行
五、對笛卡兒《折光學》和《沉思集》的讀解
第二節(jié) 體驗、表達和他人:對胡塞爾現(xiàn)象學的讀解
一、我的身體是意向構成的模子
二、時間的構成
三、表達、體驗和他人
第三節(jié) 行為與格式塔:對行為主義與格式塔理論的批評
一、經典的反射概念
二、行為結構的三類形式
三、結構辯證法
第四節(jié) 對黑格爾和馬克思的辯證法的現(xiàn)象學讀解
一、對黑格爾和馬克思的存在主義解釋
二、歷史中的暴力與道德
三、對黑格爾與馬克思的辯證法的哲學拷問
第五節(jié) 存在、語言與歷史:對海德格爾思想的讀解
一、從此在到存在
二、存在與語言
三、存在的歷史
第六節(jié) 歷史現(xiàn)象學:走出理性危機之路
第二章 歷史的肉體
第一節(jié) 肉體
一、己身
1.什么是現(xiàn)象學?
2.知覺
3.己身
二、肉體
三、自然
四、邁向一種新的本體論
第二節(jié) 作為源初時空的肉體
一、對傳統(tǒng)時空觀的批評
二、作為源初時空的肉體
第三節(jié) 文化:存在的意義在歷史中的綻現(xiàn)與降臨
一、人把事物中的意義與價值激發(fā)了出來
二、積淀與激活的交織
三、自然世界與文化世界
第三章 歷史的超辯證法
第一節(jié) 從辯證法到超辯證法
一、從辯證法到超辯證法
二、哲學的拷問
1.韋伯式的馬克思主義
2.盧卡奇與正統(tǒng)馬克思主義的對立
3.邁向一種新自由主義
第二節(jié) 歷史的動力
一、超越目的論和進化論
二、歷史的欲望
三、論畫家的創(chuàng)造精神:對馬爾羅的批評
第三節(jié) 歷史的運動:各種文化的交錯成形
一、西方與東方:論哲學史
二、“野性思維”
第四節(jié) 歷史的現(xiàn)象客觀性:超越歷史懷疑論
一、知覺的現(xiàn)象客觀性與野性的本質
二、存在與虛無:對薩特的批評
三、超越歷史懷疑論:對阿隆的批評
第五節(jié) 政治判斷與歷史責任
一、哲學家與城邦
1.對蒙田的讀解
2.對馬基雅維里的讀解
3.對蘇格拉底之死的讀解
二、政治判斷
三、歷史責任
1.對《正午的黑暗》的讀解
2.歷史責任
四、模糊的道德
1.道德的模糊性
2.暴力與責任
結論 邁向一種“新目的論”
一、梅羅-龐蒂的歷史現(xiàn)象學
二、邁向一種“新目的論”
附錄 梅羅-龐蒂年譜與生平疑難考
一、梅羅-龐蒂年譜
二、關于梅羅-龐蒂生平中某些疑難的考證
1.與基督教信仰的關系
2.與胡塞爾手稿的關系
3.與薩特的決裂
4.與列維ˉ斯特勞斯的關系
參考書目
鳴謝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