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庭研究》第一卷的出版,可以說正逢其時,并能推進這樣的學術反思。當然,之所以能夠這樣,也與《中國家庭研究(第1卷)》所具的如下特點分不開。首先,它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家庭研學術性刊物的缺位,具有某種填補專業(yè)空白性質。因為國內目前沒有一份婚姻家庭的專業(yè)雜志,《中國家庭研究(第1卷)》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家庭學研究學者和學校師生的需求,也有助于改善婚姻家庭研究的學術地位。其次,選題具有歷史感和時代性。該書是1980——2000年社會速變時期婚姻家庭研究的歷史記載,尤其在社會學恢復初期,家庭研究曾是備受關注的熱門選題,與當時其他社會學專業(yè)方向相比,婚姻家庭無論是研究還是出版,可以說曾經有過一段輝煌期。其中不少早期的論文在一些圖書館和中國期刊網上也難以搜索到,文獻具有收藏意義。第三,作品具有權威性和代表性。該書由家庭社會學和人口學學科的專家所精選的20年間的規(guī)范性力作,其中包括中國社會學的學術泰斗費老的學術經典,以及新時期家庭社會學、人口學研究的開拓者們在不同領域的佳作。這些具有代表性和權威性的文獻資料以及之后將要每年連續(xù)出版的資料,將成為有關教學和研究的系列參考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