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遙天(193-1990年),潮陽棉城人。號公畏。蕭遙天為其筆名。白幼聰穎出眾,少年好書畫,摹芥子園。后求學于上海美專,師從黃賓虹、渚聞韻、劉海粟等宗師。喜舞文弄墨,其詩文被黃賓虹評之口:“文比畫好?!彼炝⒅緸槲?。一生致力于“歷史考據(jù),新舊文學,訓沽聲韻”。集“文、詩、書、畫”四藝于一身。1953年定居馬來西亞,全力傳播中華文化于四方。本書既有理論研究,又有實用起名指導,是本領域內的開山之作,有著較為深遠之影響。饒宗頤先生在評淪此書時說:“(其)既有系統(tǒng)的安排,又極盡分析的能事,特別以灰諧的姿態(tài),生動的筆調寫出,娓娓動聽,處處引入入勝,絕無考據(jù)枯燥的毛病,這是他最成功的地方?!弊髡摺谟诠P耕,其文皆立淪高遠,下筆自然,奇思泉涌,經史考據(jù),信手拈來。瀆之清新爽意,如飲甘飴。其作品包括,研究性著作:《中國人名研究)(饒宗頤序薦)、《文藝美學淪叢》、《民間戲劇叢考》;散文集:《洋說十二生肖》(原名《年獸與圖騰崇拜》)、《熱帶散墨》、《人生散墨》;古體詩集:<食風樓詩存》(張大千題簽,梁寒操題扉,易君左、郁達夫序,王世昭跋);小說:《冬蟲夏草三部曲》、《夜鶯曲》、《春雷)等,凡600萬言。晚年在馬來西亞檳城主持《蕭遙天全集》的編輯工作,因勞瘁過度,卒子寫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