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中國民居的類型和傳統(tǒng)
1.中國傳統(tǒng)民居的分布
2.民居的類型
3.民族、文化、傳統(tǒng)
二、布局特點
4.明確的流線
5.格局
6.主體建筑
7.建筑組合體
8.漸進的層次
9.院落空間
10.時空序列
三、環(huán)境
11.環(huán)境、風水、落位
12.因地制宜
13.坐北朝南
14.陽光地
15.滿室陽光
16.氣候效應民居
四、空間
17.室外空間的地位
18.采光天井
19.房前、屋后、宅旁
20.半隱蔽的花園
21.沒有建筑的建筑空間
22.空間在時間中層現
23.神化空間
五、天然條件
24.自然通風
25.宅院中的微小氣候
26.與大地相聯系
27.沖溝里的村莊和水土保持
28.地下村莊、文明建筑
29.地下空間
30.竹樓
31.蒙古包、帳篷頂
32.山坡地上的街區(qū)
33.水系的利用
34.岸邊的生活
35.船居
六、布局手法
36.主要入口
37.住宅的入口
38.步行道
39.拱廊、騎樓
40.通道、穿堂
41.過街牌樓
42.道路的形狀與底景
43.胡同情結
44.村鎮(zhèn)中的池塘和溪水
45.水池和水井
46.前街后河
47.傍水而居
48.橋鎮(zhèn)
49.水街
50.濱水休閑碼頭
51.口袋式的場地與集市
52.開向街道
53.沿街的窗戶
54.宅前的平臺
55.踏步與坐位點
56.室外樓梯
57.層數
58.生活庭院
59.單體建筑的連接
七、視覺
60.瞬間的視野
61.明暗的圖案
62.明暗對比
63.光影的變化
64.色彩
65.蘇式彩畫
八、設計
66.門樓
67.家門
68.影壁
69.房角屋邊
70.兒童的領地
71.低門道
72.穿過式的套間
73.短過道
74.周圍外廊
75.深陽臺
76.半截墻
77.落地罩
78.厚墻
79.低窗臺
80.門窗加重的邊框
81.天花
九、原生材料
82.土筑墻
83.土坯墻、土坯拱
84.木頭的展示
85.竹材
86.石碾、古樹、石板路
十、堂屋、廚房、茅廁
87.像舞臺一樣的堂屋
88.田園式的廚房
89.灶火
90.戶外的茅廁
十一、采暖方式和用餐環(huán)境
91.火炕輻射式采暖
92.火炕、火墻、火地
93.火塘和壁爐
94.炕桌上的會餐
十二、結構
95.樓梯間的分量
96.單元及構件標準化
97.墻倒屋不塌
98.最有效的結構空間體系
99.梁柱體系和檐口
100.雕梁畫棟
十三、構造
101.屋面處理
102.層層下落式的屋頂
103.閣樓、吊樓
104.貯藏空間
105.屋頂平臺
106.柱邊的空間
107.柱子和基礎
108.防水隔潮與垂片式外墻
109.舍不得取消的門檻
十四、細部
110.材料的質感
111.隔扇門
112.小窗欞
113.閃爍的光線
114.欄桿
十五、能源和動物
115.積肥和沼氣
116.牲畜、家禽
117.天人合一
十六、庭園
118.圍墻
119.花園、果園、菜園
120.樹蔭和花架
121.園椅和坐位點
122.地面、帶石縫間隙的鋪面
123.室外景觀內置
124.賞石
125.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十七、裝飾
126.裝飾
127.山墻頭
128.脊飾
129.懸魚、門鈸
130.磚雕、石刻
131.新疆維族民居花飾
十八、家具陳設
132.床龕
133.室內陳設
134.中國式家具
135.生活物件
136.室外的陳設
137.石獅子護衛(wèi)
138.家務
139.欞格
140.琴、吟、丹、墨、茗
荊其敏水彩畫中的中國傳統(tǒng)居民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