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國瀅 原法之道 …………………………………………………………1
陳光中 實證研究與刑事訴訟法再修改 ………………………………3
宋英輝 實證研究:學界與實務界之間的一座橋梁……………………11
劉金友 實證研究:促進理論法學與應用法學良性互動………………19
劉根菊 實證研究的基點: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24
鄧楚開 尋求實證試點與司法實務相契合一一“實證研究與司
法改革理性化”筆談之一………………………………………30
盧金有 克服實證試點中的潛在矛盾一一“實證研究與司法改
革理性化”筆談之二……………………………………………34
謝芳胤 社區(qū)有效性:制約實證試點的瓶頸一一“實證研究與
司法改革理性化”筆談之三……………………………………36
程乃勝 歷史哲學和類型學研究范式在法制現(xiàn)代化研究中的運用……38
泮偉江 洞穴中的蘇格拉底一一柏拉圖法政哲學探析…………………47
鄭 好 中世紀英國審判組織形式變遷的動力分析……………………67
鄭 旭 冤獄的成因與對策一一從美國法角度…………………………76
戴 瑩 米蘭達規(guī)則:在美國司法中的定位及其存廢…………………88
陶 楊 論臺灣地區(qū)“行政罰法”的特點一一兼與大陸《行政
處罰法》之比較 ………………………………………………107
陳 煒 臺灣地區(qū)檢察制度百年:歷史變遷及其新近走向……………120
倪 斐 胡萬霞 論案例指導制度在我國的構建一一一個法學
方法論的視角…………………………………………………142
魏 艷 法學視野下的中國石油價格:問題及其走向 ………………152
郭 爍 益重青青志,風霜恒不渝一一訪中國政法大學“四大
才女” …………………………………………………………………167
巫昌禎 明亮人生路伏櫪萬里心……………………………………167
薛梅卿 歲月如歌 志永恒 …………………………………………172
孫丙珠 理想名高潔 憲法惠嘉心 ………………………………………176
嚴 端 若有來世 再做教師 ………………………………………180
劉思達 法律邊疆的拓荒者 ……………………………………………185
郭道暉、王人博、張樹義 “公法與法律哲學論壇”之中國的
社會轉型與國家角色 ……………………193
鄧正來 學術人與學術 …………………………………………………202
彭艷霞 歷史的啟迪一一紐倫堡審判的刑事程序考察以及文獻輯錄…216
本輯作者名錄 ……………………………………………………………253
引證體例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