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體與詮釋(第6輯):美學研究與詮釋》是有關詮釋學的系列出版物,每一輯都有一個主題欄目。這次出版的第6輯的主題欄目為詮釋學的美學研究。 本輯的內容豐富多彩,除了美學研究這一主題外,還有“詮釋學與中國哲學”、“語言研究與西方哲學”欄目,有中國學者研究西方哲學的論文,也有西方學者對中國哲學的探討,充分反映了詮釋學這一學科廣泛的包容性以及與時俱進的特征。 該套書已經出版了6輯,它對于我國的詮釋學研究無疑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學術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一卷的《本體與詮釋》,內容是非常豐富與多樣的,但卻明確的有一個關于美學的詮釋研究的主題。在對美學的重要范疇與觀念的本體與詮釋的探索下,我們也同時再度進行了何謂本體,何謂詮釋,何謂本體的詮釋以及如何進行本體的詮釋等問題。這些都是探索不完、與時俱進的問題。因之,我們的探索也應是、也將是無止境的,和時間并行的。作為人我們就是本體自身,也是詮釋自身,也是時間自身,詮釋美與藝術就是詮釋人,詮釋人的本體與時間的本體。中國哲學一向注重美的體驗與美的表達,但成為“學”卻是上世紀的事。在西方,也有同樣的情形,古典希臘即有美的體驗與反思,甚至凝結為亞里士多德的詩學,但成為現代重視詮釋與系統(tǒng)論述的美學卻仍是在較晚的18世紀中葉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