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金屬學、金屬工藝金屬固態(tài)相變及應用

金屬固態(tài)相變及應用

金屬固態(tài)相變及應用

定 價:¥28.00

作 者: 康煜平 主編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熱處理

ISBN: 9787122001405 出版時間: 2007-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24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金屬固態(tài)相變及應用》主要介紹了金屬材料固態(tài)相變的基本規(guī)律和金屬材料在加熱和冷卻過程中固態(tài)相變,組織性能之間的具體聯(lián)系,詳細闡述了固態(tài)相變原理在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固溶處理和時效等基本熱處理工藝中的具體應用以及熱處理工藝對固態(tài)金屬材料組織與性能的影響規(guī)律。《金屬固態(tài)相變及應用》可作為金屬材料工程、材料成形與控制工程、機械等專業(yè)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相關技術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金屬固態(tài)相變及應用》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1金屬固態(tài)相變概論1
11金屬固態(tài)相變的主要類型1
111平衡轉變1
112非平衡轉變2
113固態(tài)相變的其他分類3
12金屬固態(tài)相變的主要特點3
121相界面3
122彈性應變能4
123原子的遷移率5
124晶體缺陷5
125亞穩(wěn)過渡相5
126位向關系5
127慣習面6
13固態(tài)相變時的形核6
131均勻形核6
132非均勻形核7
14固態(tài)相變時的晶核長大8
141新相長大機理8
142新相長大速度9
15金屬固態(tài)相變的動力學11
151JohnsonMehl方程11
152Avrami方程11
153擴散型相變的等溫轉變動力學圖12
思考題12
2鋼中奧氏體的形成13
21奧氏體及其形成條件13
211奧氏體的組織結構13
212奧氏體的性能14
213奧氏體的形成條件14
22奧氏體的形成機理15
221共析鋼平衡組織向奧氏體的轉變機理15
222非共析鋼奧氏體的形成17
223非平衡組織向奧氏體的轉變18
23奧氏體形成動力學18
231共析鋼奧氏體等溫形成動力學18
232亞共析鋼奧氏體等溫形成動力學21
233奧氏體形成的影響因素21
24連續(xù)加熱時奧氏體的形成22
241奧氏體轉變的臨界溫度23
242奧氏體轉變的臨界溫度范圍23
243奧氏體轉變的速度23
244奧氏體晶粒23
245奧氏體成分的不均勻性24
25奧氏體晶粒的長大及控制24
251奧氏體晶粒度的概念24
252奧氏體晶粒長大的特點25
253奧氏體晶粒長大的影響因素25
254細化奧氏體晶粒的措施27
26組織遺傳和斷口遺傳27
261組織遺傳27
262斷口遺傳29
27奧氏體轉變的應用舉例30
271奧氏體不銹鋼的固溶處理30
272高錳鋼的水韌處理30
273高速鋼淬火加熱時的奧氏體晶粒度控制31
思考題32
3珠光體轉變33
31珠光體的組織結構33
311珠光體的組織形態(tài)33
312片狀珠光體的晶體學35
32珠光體轉變機制35
321珠光體轉變的熱力學條件35
322片狀珠光體形成機制36
323粒狀珠光體形成機制38
33先共析轉變和偽共析轉變40
331先共析轉變40
332魏氏組織42
333偽共析轉變45
34珠光體轉變動力學45
341珠光體的形核率及長大速度45
342珠光體等溫轉變動力學曲線46
343珠光體等溫轉變動力學圖47
344影響珠光體轉變動力學的因素47
35珠光體的力學性能50
351片狀珠光體的力學性能50
352粒狀珠光體的力學性能52
353鐵素體加珠光體的力學性能52
354形變珠光體的力學性能53
36鋼中碳化物的相間沉淀55
361相間沉淀組織55
362相間沉淀機理55
363相間沉淀條件57
364相間沉淀鋼的強化機制及應用58
思考題60
4退火和正火61
41退火的目的和分類61
42鋼的退火62
421完全退火62
422不完全退火64
423等溫退火65
424球化退火66
425鋼的退火缺陷和應對措施70
43正火71
431鋼的正火72
432鑄鐵的正火73
44有色金屬(合金)的退火75
441多相化退火75
442重結晶退火76
45擴散退火77
451均勻化退火77
452鋼的預防白點退火80
453鈦合金的真空除氫退火81
46基于回復和再結晶的退火81
461再結晶退火81
462消除應力退火82
思考題83
5馬氏體相變84
51馬氏體相變的主要特征85
511表面浮凸效應和切變共格性85
512馬氏體轉變的無擴散性86
513慣習面和一定的位向關系87
514亞結構88
515轉變的非恒溫性和不完全性88
516馬氏體轉變的可逆性89
52馬氏體的晶體結構89
521馬氏體可能的晶體結構89
522一般鋼中馬氏體的晶體結構89
523馬氏體的異常正方度90
53馬氏體的組織形態(tài)和亞結構91
531鋼中馬氏體的組織形態(tài)和亞結構91
532影響馬氏體形態(tài)及亞結構的因素95
54馬氏體相變熱力學96
541FeC合金馬氏體相變的熱力學條件96
542Ms點的物理意義及其影響因素97
55馬氏體相變動力學100
551降溫形成馬氏體的動力學100
552等溫形成馬氏體的動力學101
553爆發(fā)形成馬氏體的動力學103
554熱彈性馬氏體轉變動力學103
555奧氏體穩(wěn)定化104
56馬氏體相變機制106
561馬氏體的形核106
562馬氏體相變的切變模型107
563馬氏體的長大110
57馬氏體的性能110
571馬氏體的硬度和強度110
572馬氏體的塑性和韌性113
573馬氏體相變誘發(fā)塑性114
574馬氏體的物理性能115
575高碳馬氏體的顯微裂紋116
58熱彈性馬氏體與形狀記憶效應117
581有色合金中的彈性馬氏體117
582形狀記憶效應119
583形狀記憶效應的晶體學機制120
584偽彈性和超彈性122
585雙程形狀記憶效應的本質(zhì)123
586形狀記憶合金及應用實例124
思考題126
6貝氏體相變127
61貝氏體相變的基本特征127
611貝氏體相變的溫度范圍127
612貝氏體相變的產(chǎn)物127
613貝氏體相變動力學128
614貝氏體相變的擴散性128
615晶體學特征128
62貝氏體的組織結構128
621上貝氏體128
622下貝氏體129
623無碳化物貝氏體130
624粒狀貝氏體131
625其他類型貝氏體132
63貝氏體相變機制133
631貝氏體相變的切變機制133
632貝氏體的形成過程135
633貝氏體相變的臺階機制137
64貝氏體相變動力學138
641貝氏體等溫轉變動力學138
642貝氏體相變時碳的擴散139
643影響貝氏體相變動力學的因素139
65貝氏體的力學性能141
651影響貝氏體力學性能的因素141
652貝氏體的強度和硬度142
653貝氏體的韌性142
思考題143
7過冷奧氏體轉變動力學圖144
71過冷奧氏體等溫轉變動力學圖144
711過冷奧氏體等溫轉變動力學圖的基本形式144
712TTT圖的測定方法145
713TTT圖的影響因素147
714TTT圖的基本類型148
715過冷奧氏體等溫轉變動力學圖的應用150
72過冷奧氏體連續(xù)轉變動力學圖151
721過冷奧氏體連續(xù)轉變動力學圖的基本形式151
722改型CCT圖152
723過冷奧氏體連續(xù)轉變動力學圖的測定154
724過冷奧氏體連續(xù)轉變動力學圖的應用154
思考題156
8淬火158
81淬火加熱158
811淬火加熱溫度的確定158
812加熱時間的確定160
813加熱介質(zhì)的選擇161
82淬火介質(zhì)162
821在有物態(tài)變化的介質(zhì)中的冷卻過程 162
822在無物態(tài)變化的介質(zhì)中的冷卻過程 163
823常用的淬火介質(zhì) 163
824影響淬火介質(zhì)冷卻能力的因素166
83鋼的淬透性167
831淬透性與淬硬性167
832淬透性的測定方法169
833淬透性的應用171
84淬火工藝172
841常用的淬火工藝173
842其他淬火工藝175
843冷處理176
85表面淬火176
851表面淬火的目的、分類及應用 176
852淬硬層的深度及硬度梯度177
853感應加熱表面淬火177
854其他加熱表面淬火181
86淬火缺陷183
861淬火變形183
862淬火裂紋183
863其他淬火缺陷184
思考題185
9鋼的回火轉變及回火187
91淬火鋼回火時的組織轉變187
911碳原子的偏聚187
912馬氏體的分解188
913殘余奧氏體的轉變191
914滲碳體的形成191
915α相回復再結晶和碳化物的聚集長大192
92碳鋼回火后的力學性能194
93合金元素對回火轉變的影響196
931回火抗力的提高196
932二次淬火197
933二次硬化198
934合金鋼回火時碳化物的轉變199
94回火脆性200
941第一類回火脆性200
942第二類回火脆性203
95鋼的回火工藝206
951回火溫度的確定207
952回火保溫時間的確定208
953回火后的冷卻209
954回火缺陷209
思考題210
10脫溶沉淀及時效211
101概述211
1011固溶、脫溶及時效211
1012脫溶沉淀的條件212
1013脫溶的分類212
102脫溶沉淀熱力學及脫溶沉淀過程213
1021脫溶沉淀熱力學213
1022脫溶沉淀過程215
1023脫溶相的粗化218
103脫溶沉淀后的顯微組織218
1031連續(xù)脫溶(continuous precipitation)的顯微組織218
1032不連續(xù)脫溶的顯微組織220
1033脫溶過程中顯微組織變化序列221
104脫溶沉淀過程動力學222
1041脫溶沉淀等溫動力學圖的特點222
1042等溫脫溶沉淀動力學圖的影響因素223
105脫溶沉淀時性能的變化224
1051冷時效與溫時效224
1052時效硬化機制225
1053回歸現(xiàn)象227
106調(diào)幅分解228
1061調(diào)幅分解的熱力學條件228
1062調(diào)幅分解過程229
1063調(diào)幅分解組織與性能230
107固溶處理及時效工藝232
1071合金固溶處理后性能的變化232
1072固溶處理和時效參數(shù)對材料性能的影響233
1073固溶處理規(guī)程的選擇234
1074時效規(guī)程的選擇235
1075主要合金的固溶處理時效規(guī)程236
1076鐵基合金的固熱處理時效規(guī)程242
思考題243
參考文獻244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