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組織與體系結構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量化研究方法(第四版)

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量化研究方法(第四版)

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量化研究方法(第四版)

定 價:¥69.80

作 者: (美)亨尼西 等著,白躍彬 譯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國外計算機科學教材系列
標 簽: 計算機體系結構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21047695 出版時間: 2007-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486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附贈光盤一張!本書堪稱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學科的“圣經”,是計算機體系結構方向的學生的必讀教材。全書系統(tǒng)地介紹了計算機系統(tǒng)的設計基礎、指令集系統(tǒng)結構、流水線與指令級并行技術、層次化存儲系統(tǒng)與存儲設備、互連網絡以及多處理器系統(tǒng)等重要內容。在這一最新版本中,作者更新了從單核處理器到多核處理器的歷史發(fā)展過程的相關內容,同時使用了廣受好評的“量化研究方法”進行計算設計,并闡述了多種可以實現(xiàn)并行的技術,這些技術恰恰是展現(xiàn)多處理器系統(tǒng)結構威力的關鍵。在介紹多處理器時,作者不僅講述了處理器的性能,而且還介紹了處理器性能之外的其他設計要素,包括功耗、可靠性、可用性和可信性等。 本書可作為計算機專業(yè)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方向的高年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作為相關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John L.Hermessy,斯坦福大學校長,1977年開始在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系和計算機系任教。 他是IEEE和ACM會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及美國科學與藝術院院士。由于其在RISC技術領域 的杰出貢獻,于2001年被授予Eckert-Mauchly獎;他獲得的其他獎項還包括2001年度Seymour cray計算機工程獎以及2000年度同David Patterson共同獲得的John von Neumann獎。同時他還獲得了榮譽博士學位。 1981年,Hennessy帶領幾個研究生開始其在斯坦福大學的MIPS項目。在1984年完成該項目 之后,他從學校離開了1年時間去開發(fā)一個MIPS計算機系統(tǒng),在開發(fā)該系統(tǒng)的過程中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商用的RISC微處理器。MIPS Technologies公司從1991年被SGI公司收購,后來在 1998年脫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公司,并將其戰(zhàn)略重點轉向嵌入式微處理器。截至2006年,已經有超過5億個MIPS微處理器被用于視頻游戲、掌上電腦、激光打印機和網絡交換機等設備中。

圖書目錄

第1章 計算機設計基本原理
1.1 簡介
1.2 計算機的分類
桌面計算機
服務器
嵌入式計算機
1.3 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的定義
指令集系統(tǒng)結構
系統(tǒng)結構的其他方面:設計滿足目標和功能要求的組成和硬件
1.4 實現(xiàn)技術的發(fā)展趨勢
性能的發(fā)展趨勢:帶寬優(yōu)于時延
晶體管性能與連線的規(guī)模
1.5 集成電路功耗的發(fā)展趨勢
1.6 成本的發(fā)展趨勢
時間、產量、產品化的影響
集成電路的成本
成本與價格
1.7 可靠性
1.8 測量、報告和總結計算機的性能
基準測試程序
性能評價報告
性能評測結果的總結
1.9 計算機設計的量化原則
采用并行性
局部性原理
關注經常性事件
Amdahl定律
處理器性能公式
1.10 綜合:性能和性價比
桌面計算機和機架式系統(tǒng)的性能和性價比
事務處理服務器的性能和性價比
1.11 謬誤和易犯的錯誤
1.12 結論
1.13 歷史回顧和參考文獻
1.14 范例分析及習題
范例分析1:芯片制作成本
范例分析2:計算機系統(tǒng)中的功耗
范例分析3:Web服務器中可靠性(及故障)的開銷
范例分析4:性能
第2章 指令級并行及其開發(fā)
2.1 指令級并行:概念與挑戰(zhàn)
什么是指令級并行
數(shù)據相關和冒險
2.2 支持指令級并行的基本編譯技術
基本流水線調度和循環(huán)展開
循環(huán)展開和調度的小結
2.3 采用預測技術減小轉移開銷
靜態(tài)轉移預測
動態(tài)轉移預測和轉移預測緩存
Tournament預測器:整體局部自適應預測器
2.4 采用動態(tài)調度克服數(shù)據冒險
動態(tài)調度:概念
用Tomasulo方法進行動態(tài)調度
2.5 動態(tài)調度:舉例和算法
Tomasulo算法:細節(jié)
Tomasulo算法:一個基于循環(huán)的例子
2.6 基于硬件的推測
2.7 采用多發(fā)射和靜態(tài)調度技術開發(fā)指令級并行
  基本的VLIW方法
2.8 采用動態(tài)調度、多發(fā)射和推測方法開發(fā)指令級并行
2.9 指令傳送和推測的高級技術
提高取指令帶寬
推測:實現(xiàn)問題和擴展
2.10 綜合:Intel Pentium 4
Pentium 4性能分析
2.11 謬誤和易犯的錯誤
2.12 結論
2.13 歷史回顧和參考文獻
2.14 范例分析及習題
范例分析1:探討微系統(tǒng)結構技術的影響
范例分析2:對轉移預測器建模
第3章 指令級并行性的限制
3.1 介紹
3.2 指令級并行性限制的研究
 ……
第4章 多處理器和線程級并行
第5章 存儲器層次結構設計
第6章 存儲系統(tǒng)
附錄A 流水線:基礎和中級概念
附錄B 指令系統(tǒng)原理與實例
附錄C 存儲器層次結構回顧
參考文獻
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