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無線電電子學、電信技術PCB設計基礎

PCB設計基礎

PCB設計基礎

定 價:¥39.00

作 者: (美)羅伯特森;劉勇、潘艷、袁輝 譯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電子與電氣工程叢書
標 簽: 印刷電路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1198734 出版時間: 2007-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233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PCB設計基礎》主要介紹PCB設計與制造的基礎知識,并且匯總了該領域的一般性標準和工藝?!禤CB設計基礎》提供了日常計算工具、有效的表格、快速參考圖及覆蓋整個設計過程的完全清單,清楚地解釋了數(shù)據的來源及使用和調整方式等。讀者可以從《PCB設計基礎》中了解到當今業(yè)界使用的關鍵設計技術,并為學習更先進的技術打下良好的基礎。此外,《PCB設計基礎》附帶的光盤包括極具價值的軟件包和設計者參考資源,可供設計者在實踐中擴展使用?!禤CB設計基礎》適合PCB設計初學者學習和參考,書中的參考資料和軟件對有經驗的設計者和相關從業(yè)人員也十分有用。

作者簡介

  Christopher T.Robertson:在PCB行業(yè)工作了將近10年。他發(fā)展了PCB設計的標準和流程:創(chuàng)建了面向設計新手的培訓課程,并且在一本PCB商業(yè)雜志開辟了專欄。Robertson還從事過PCB制造、測試、組裝等工作,同時他還是IPC委員會的成員。

圖書目錄

譯者序
前言
設計者核對清單
第1章 PCB概述
 1.1 PCB的用途
 1.2 PCB的組成
  1.2.1 芯材/芯板
  1.2.2 預浸材料
  1.2.3 銅箔
  1.2.4 銅鍍
  1.2.5 流焊
  1.2.6 阻焊層
  1.2.7 導線
  1.2.8 焊盤
  1.2.9 電鍍通孔
  1.2.10 無電鍍通孔
  1.2.11 槽與切口
  1.2.12 印制板邊緣
 1.3 設計過程的簡要計劃
 1.4 小結
第2章 面向制造的設計
 2.1 關于制造注釋
 2.2 工藝
 2.3 規(guī)定生產的限定
 2.4 制造圖
 2.5 制造過程和制造注釋
  2.5.1 設置
  2.5.2 生產設置
  2.5.3 成像
  2.5.4 蝕刻
  2.5.5 化學蝕刻過程
  2.5.6 等離子蝕刻和激光蝕刻
  2.5.7 指定導線寬度和誤差
  2.5.8 多層層壓
  2.5.9 鉆孔
  2.5.10 電鍍和孔電鍍
  2.5.11 二次鉆孔
  2.5.12 掩模
  2.5.13 印制板完成
  2.5.14 網印處理
  2.5.15 刳刨處理
  2.5.16 質量控制
  2.5.17 通孔質量檢查
  2.5.18 電氣測試
 2.6 小結
第3章 面向裝配的設計
 3.1 焊接通孔元件
 3.2 合格的焊接點
 3.3 確定裝配的環(huán)孔
 3.4 元件間隔
 3.5 元件的布局
 3.6 手動裝配與自動裝配
 3.7 單面裝配與兩面裝配
 3.8 手動裝配
  3.8.1 通孔的置備
  3.8.2 焊接表面貼裝元件
 3.9 自動裝配
  3.9.1 何時進行自動裝配
  3.9.2 要求的基本要素
  3.9.3 其他的考慮
  3.9.4 裝配的限制
  3.9.5 訂購電路板
 3.10 小結
第4章 原理圖和節(jié)點表
 4.1 原理圖繪制
 4.2 了解電
 4.3 軟件術語
 4.4 其他屬性定義
 4.5 了解元器件
  4.5.1 符號類型
  4.5.2 元器件顯示
  4.5.3 節(jié)點名
 4.6 原理圖標準
 4.7 原理圖設計清單
 4.8 原理圖風格
 4.9 圖張和設置
 4.10 連接器和頁面連接器
 4.11 小結
第5章 設計印制電路板
 5.1 初始的設計決定
 5.2 從使用專用工具軟件開始
 5.3 實用程序和附件
 5.4 標準和材料的歸檔
 5.5 收集和定義預備信息
  5.5.1 利用設計一覽表來設計PCB
  5.5.2 約束條件
  5.5.3 工藝驅動的約束條件
 5.6 定義約束條件和要求
  5.6.1 定義約束條件
  5.6.2 類型和可靠性的確定
  5.6.3 印制板尺寸和表面貼裝的使用
  5.6.4 關于RP/EMF的考慮
  5.6.5 環(huán)境的考慮
  5.6.6 確定要求的印制板面積
  5.6.7 確定要求的印制板厚度
 5.7 決定所使用材料的類型
 5.8 設計印制板
  5.8.1 選擇材料的厚度和銅箔的重量
  5.8.2 決定銅箔的厚度
  5.8.3 確定印制線路/寬度
  5.8.4 標準化線路寬度
  5.8.5 選擇電介質材料
  5.8.6 確定銅箔厚度、印制線路寬度、層數(shù)和工藝
  5.8.7 焊盤和通孔
  5.8.8 確定通孔
  5.8.9 安裝孔
  5.8.10 板厚孔徑比
  5.8.11 確定可應用的制造和定位誤差
  5.8.12 確定P1TH的載流容量
  5.8.13 確定間距/間隙
  5.8.14 焊劑屏障
  5.8.15 間隙與板至邊緣間隙
  5.8.16 槽
  5.8.17 板邊緣和槽間隙的生產
  5.8.18 定位
  5.8.19 基準
  5.8.20 元件擺放和布線方法
  5.8.21 按照已知間距確定導線寬度
  5.8.22 穿出與散開
  5.8.23 寬線布線
  5.8.24 分支電路
  5.8.25 布線時的元件擺放
  5.8.26 外形或功能
  5.8.27 主布線層
  5.8.28 主布線方向
  5.8.29 單面板布線
  5.8.30 彎線或斜線布線
  5.8.31 總線布線
  5.8.32 噪聲、RF、EMF、串擾和并行線
  5.8.33 元件擺放和布線的相互影響
  5.8.34 材料層疊
 5.9 指定制造商應做的和不應做的
 5.10 文件存檔
 5.11 模板
 5.12 小結
第6章 元件庫、元件及數(shù)據表
 6.1 了解元件
 6.2 元件的一致性
  6.2.1 元件標準
  6.2.2 常用元件縮略語
 6.3 元件符號類型
 6.4 庫命名慣例
 6.5 普通元件與特定元件
 6.6 解讀數(shù)據表和制造商標準??SMD
  6.6.1 制造商提供的封裝形式
  6.6.2 數(shù)據表
 6.7 繪制元件
 6.8 同一元件的多個方面
  6.8.1 圖樣
  6.8.2 符號
  6.8.3 標記管腳1
  6.8.4 命名元件
 6.9 小結
第7章 印制板的完成和檢驗
 7.1 為何要檢驗
 7.2 小結
第8章 畫裝配圖
 8.1 畫裝配圖
 8.2 確定要求的裝配圖類型
 8.3 裝配圖
  8.3.1 融合網印網格
  8.3.2 裝配圖清單
  8.3.3 裝配說明
 8.4 裝配圖最終說明
 8.5 小結
附錄 示例
PCB制造專用術語表
PCB制造縮寫詞
電子學術語
電子縮寫詞
PCB設計縮寫詞
關于光盤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