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導言
第2章 病史采集
2.1 不育的定義
2.1.1 原發(fā)性男性不育
2.1.2 受孕
2.1.3 繼發(fā)性男性不育
2.1.4 自然不育時間
2.2 既往的不育檢查和/或治療
2.3 可能會影響生育的病史
2.3.1 發(fā)熱
2.3.2 醫(yī)源性影響
2.3.3 手術史
2.3.4 泌尿道感染
2.3.5 性傳播疾病
2.3.6 附睪炎
2.4 可能導致睪丸損傷的病理學
2.4.1 腮腺炎性睪丸炎
2.4.2 睪丸外傷
2.4.3 睪丸扭轉
2.4.4 精索靜脈曲張
2.4.5 睪丸下降不全
2.5 可能影響生育的其他因素
2.5.1 性功能和射精功能
第3章 男性生育力的臨床評估
3.1 體格檢查
3.1.1 一般檢查
3.1.2 男性乳房發(fā)育
3.1.3 陰莖檢查
3.1.4 睪丸檢查
3.1.5 附睪檢查
3.1.6 輸精管檢查
3.1.7 陰囊腫塊
3.1.8 精索靜脈曲張
3.1.9 腹股溝區(qū)檢查
3.1.10 前列腺和精囊檢查
3.2 實驗室檢查
3.2.1 精液分析
3.2.2 實驗室其他檢查
3.2.2.1 血液及血清檢測
3.2.2.2 尿液檢測
3.2.2.3 前列腺按摩液
3.2.2.4 激素檢測
3.2.2.5 染色體及遺傳學分析
3.3 其他輔助檢查
3.3.1 陰囊紅外溫度熱影像
3.3.2 多普勒檢查
3.3.2.1 多普勒超聲檢查
3.3.2.2 雙功能多普勒超聲檢查
3.3.3 其他影像技術
3.3.3.1 超聲檢查(聲像圖檢查)
3.3.3.2 下丘腦-垂體區(qū)域的影像學檢查
3.3.4 睪丸活檢
第4章 男性不育標準化處理中診斷分析的客觀標準
4.1 精液分類
精液分析結果的解釋
4.2 診斷分類與處理
……
附錄Ⅰ 病史采集表和流程表
附錄Ⅱ Tanner青春期發(fā)育階段
附錄Ⅲ 精液指標變量的參考值
附錄Ⅳ 用于人工授精或輔助生殖技術的優(yōu)選精子方法
參考文獻目錄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