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細說中國歷史”系列就是想把真實的歷史,通過賞心悅目的文字,娓娓向大家道來,和大家一起欣賞、品味、辨析、思考,在歡愉中受到感動,在嘆息時領悟深刻,閱盡古今,參透人間至理。關于呂后的研究和評價,后世史家關注是比較少的,既沒有后世文人作家以之作為文學題材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也沒有人從學術的層面對其進行正面的系統(tǒng)的認真的研究,把呂后及其時代統(tǒng)一起來分析,可以考察時代風云對個人命運的影響、考察帝王權力對歷史發(fā)展的作用。如果說呂后曾經受到過重視的話,大約就是在所謂的“評法批儒”時,被作為政治工具從歷史的故紙堆里翻出來,當然那時的呂后絕對不是歷史上的呂后。此后,學術界將呂后還原為歷史人物,但是遠遠談不上對這一人物研究的重視,有的是從后宮斗爭的角度評價呂后性格的殘忍,有的則是在研究劉邦時將呂后作為陪襯,使人們無從了解歷史上的呂后究竟是怎樣一個人。這一方面是因為歷史文獻關于呂后的記載太少,另一方面也因為漢朝距離現代時間太遠。余下的就是“戲說”呂后的讀物和電視劇擺在讀者和觀眾面前了,但是這些“戲說”大都是“胡說”,和歷史事實的距離根本無法估量。為了還歷史一個真實的呂后,也為了再現那一時期的歷史風云,使讀者在真實的歷史故事中了解真實的歷史人物,《大漢高后:細說呂后》以事件為主線,在學術第一的原則下,打破學術論文和學術專著的傳統(tǒng)寫法,不是十分必要時,不大段引證歷史文獻,而是直接將歷史文獻、考古資料所反映的歷史事實用通俗的文字敘述出來,對重大事件的歷史背景分析則以史學研究為基礎。“細說”的特點就是以“考證細、事實細、分析細”而形諸筆端,《大漢高后:細說呂后》行文,即本著這一原則。當否,請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