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滴記錄中國探月曲折歷程,共同見證華人飛天千年夢圓!月球探測工程是繼發(fā)射人造地球衛(wèi)星和載人航天之后,我國航天發(fā)展的第三座里程碑。值此“嫦娥一號”發(fā)射之際,國家月球探測工程中心聯合科學出版社推出全彩印《中國探月》,全面記錄“嫦娥工程”的發(fā)展歷程,圖文并茂,值得收藏?!吨袊皆隆放c每一位中國人共同見證中華民族飛天夢圓的輝煌!我國航天技術的發(fā)展一貫是根據自己的國情需要和國家實力,制定和實施每個階段、每個時期的計劃和任務。當我國的航天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奠定了一定的技術基礎后,1992年啟動了載人航天工程,同時提出了一個月球探測方案。我國選擇有限目標,采取集中力量、突破重點,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發(fā)展方針,首先把有限的資金用于發(fā)展載人航天技術,對月球探測進行預先研究,為探月準備條件。在1999年我國載人航天技術取得突破后,國防科工委組織有關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研究月球探測工程的技術方案。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深化了探月科學目標及其實施途徑,落實了探月工程的技術方案,建立了全國大協作的工程體系,提出了充分利用現有能力和條件的繞月探測工程方案。我國實施探月工程的時機和條件都成熟和具備了。我國在突破人造地球衛(wèi)星和載人航天技術之后,適時開展以月球探測為起點的深空探測,是我國航天活動的必然選擇,是我國航天技術發(fā)展的必經階段。我國探月工程的實施,使探測器系統集成、深空測控通信、新型運載器和航天發(fā)射場等工程技術不斷發(fā)展,逐步建立和健全了月球探測航天工程系統,整體提升了航天技術的水平,同時帶動了我國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和微機電技術等高新技術的發(fā)展。經過近四年的奮戰(zhàn),嫦娥一號已經吞下“靈丹妙藥”,即將“飄飄欲仙”地飛向月宮,執(zhí)行它的重要使命,初步實現中華民族奔月的美好理想。本書將向廣大讀者系統介紹我國月球探測工程的實施過程和探月技術的進展,展現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wèi)星飛向月球軌道的奇觀勝景,帶領讀者跟隨嫦娥一號到遙遠的月球去巡游探秘,飽覽神秘月宮的旖旎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