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生物科學蛋白質組學原理

蛋白質組學原理

蛋白質組學原理

定 價:¥35.00

作 者: (英)特懷曼(Twyman,R.M.);王恒樑、等 譯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蛋白質科學與技術叢書)
標 簽: 生物化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22003874 出版時間: 2007-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219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蛋白質組學原理》是一本關于蛋白質組學的導論式讀物。作者盡量采用易于理解的語言和表現(xiàn)形式,將蛋白質組學這一新興學科的全貌展示給讀者,全書以圍繞“蛋白質組學”研究相關知識的廣度而非深度取勝。譯本保留了這一特色,讀來淺顯易懂,饒有趣味。主要內容包括::蛋白質組學的概念、重要意義以及研究范圍;蛋白質組學研究的一般原理和技術方法,包括雙向凝膠電泳,多維液相色譜,質譜學,序列分析,結構分析,研究蛋白質相互作用、修飾、定位和功能的方法,以及最近興起的蛋白質芯片技術。 蛋白質組學的應用前景,包括在醫(yī)學、藥學和植物生物技術方面的應用。本書適合于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生、本科生。對于具有一定分子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知識,希望盡快了解和進入蛋白質組學研究領域的讀者,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閱讀效果。

作者簡介

暫缺《蛋白質組學原理》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從基因組學到蛋白質組學
1.1 引言
1.2 大規(guī)模生物學的起源
1.3 基因組、轉錄物組和蛋白質組
1.4 DNA和RNA水平上的功能基因組學
1.4.1 轉錄物組學
1.4.2 大規(guī)模突變
1.4.3 RNA干擾
1.5 蛋白質組學的重要性
1.6 蛋白質組學的范疇
1.6.1 序列和結構蛋白質組學
1.6.2 表達蛋白質組學
1.6.3 相互作用蛋白質組學
1.6.4 功能蛋白質組學
1.7 蛋白質組學的挑戰(zhàn)
第2章 蛋白質分離策略
2.1 引言
2.2 蛋白質組學中蛋白質的分離——基本原理
2.3 雙向凝膠電泳的原理
2.3.1 利用電泳分離蛋白質的基本原理
2.3.2 基于電荷的分離——等電聚焦
2.3.3 基于分子質量而非電荷的分離——SDS—PAGE
2.4 蛋白質組學中的雙向凝膠電泳
2.4.1 蛋白質組學中2DGE的局限性
2.4.2 2DGE分辨率的改進
2.4.3 2DGE靈敏度的改進
2.4.4 雙向電泳凝膠中出現(xiàn)的蛋白質
2.4.5 2DGE的自動化
2.5 蛋白質組學中液相色譜的原理
2.5.l 使用色譜分離蛋白質或者多肽的基本原理
2.5.2 親和色譜
2.5.3 離子交換色譜
2.5.4 反相色譜
2.5.5 尺寸排阻色譜
2.6 多維液相色譜
2.6.1 多維液相色譜與2DGE的比較
2.6.2 蛋白質組學中多維液相色譜的應用策略
第3章 蛋白質鑒定的策略
3.1 引言
3.2 利用抗體對蛋白質進行鑒定
3.3 化學降解法確定蛋白質序列
3.3.1 完全水解法
3.3.2 用Edman降解法進行蛋白質測序
3.3.3 Edman降解法在蛋白質組學中的應用
3.4 質譜在蛋白質組學中的應用——基本原理和儀器
3.4.1 概述
3.4.2 完整肽離子的重要性
3.4.3 儀器
3.5 使用質譜數(shù)據進行蛋白質鑒定
3.5.1 肽譜(肽質量指紋譜)
3.5.2 肽質量指紋譜的優(yōu)點和局限性
3.5.3 碎片離子分析
3.5.4 使用質譜儀從頭確定蛋白質序列
第4章 蛋白質定量方法
4.1 引言
4.2 用標準2D膠進行定量蛋白質組學研究
4.2.1 從2D膠獲取圖像
4.2.2 蛋白點的檢測、定量和比較
4.3 多重蛋白質組學
4.3.1 差異凝膠電泳
4.3.2 多重染色平行分析
4.4 質譜技術應用于定量蛋白質組學
4.4.1 ICAT試劑
4.4.2 消化后非選擇性標記肽段
4.4.3 體內同位素標記
4.4.4 質量編碼豐度標簽
第5章 蛋白質組學與蛋白質序列分析
5.1 引言
5.2 蛋白質家族與進化關系
5.2.1 蛋白質之間的進化關系
5.2.2 根據蛋白質序列預測蛋白質功能
5.3 蛋白質序列比對的基本原則
5.3.1 蛋白質序列間的一致性和相似性
5.3.2 替換打分矩陣
5.3.3 配對相似性搜索
5.3.4 序列聯(lián)配的顯著性
5.3.5 多序列聯(lián)配
5.4 尋找蛋白質遠緣關系
5.4.1 PSLBLAST
5.4.2 模式識別
5.5 通過相似性檢索進行功能注釋的缺點
5.6 功能注釋的其他方法
第6章 結構蛋白質組學
6.1 引言
6.2 蛋白質組學中蛋白質結構的價值
6.2.1 結構一功能的一致性
6.2.2 結構一功能的非一致性
6.3 解析蛋白質結構的技術
6.3.1 X射線晶體學
6.3.2 核磁共振譜
6.3.3 結構分析的其他方法
6.4 預測蛋白質結構的技術
6.4.1 從序列數(shù)據預測蛋白質的二級結構
6.4.2 利用比較模建來預測三級結構
6.4.3 從頭預測方法
6.4.4 折疊模式識別
6.5 蛋白質結構的比較
6.6 蛋白質結構的分類
6.7 結構蛋白質組學:開始和結果
第7章 相互作用蛋白質組學
7.1 引言
7.2 蛋白質一蛋白質相互作用分析的原理
7.2.1 遺傳學方法
7.2.2 生物信息學研究方法
7.2.3 依賴于親和力的生物化學方法
7.2.4 物理方法
7.3 文庫法全面分析兩兩蛋白質間的相互作用
7.3.1 標準的表達文庫
7.3.2 噬菌體相互作用展示
7.3.3 酵母雙雜交系統(tǒng)
7.4 利用酵母雙雜交系統(tǒng)來研究蛋白質組的相互作用
7.4.1 矩陣篩選
7.4.2 文庫矩陣篩選
7.4.3 隨機文庫篩選
7.4.4 酵母雙雜交系統(tǒng)的局限
7.5 用質譜方法對復合物進行系統(tǒng)分析
7.6 蛋白質組學中的蛋白質定位
7.7 蛋白質相互作用圖譜
7.8 蛋白質與小分子間的相互作用
第8章 蛋白質組學中的蛋白質修飾
8.1 引言
8.2 磷蛋白質組學
8.2.1 蛋白質磷酸化概述
8.2.2 磷蛋白分析樣品的制備
8.2.3 蛋白質分離后對磷蛋白進行檢測
8.2.4 磷酸化殘基的鑒定
8.2.5 磷蛋白的鑒定及其磷酸化位點的預測
8.2.6 定量磷蛋白質組學
8.3 糖蛋白質組學
8.3.1 糖蛋白
8.3.2 糖蛋白在細胞中的作用
8.3.3 糖蛋白分析
8.3.4 糖蛋白的分離和檢測
8.3.5 糖蛋白的富集
8.3.6 糖蛋白的高通量鑒定和特性
8.4 泛素化蛋白質組學
第9章 蛋白質芯片和功能蛋白質組學
9.1 引言
9.2 不同類型的蛋白質芯片
9.2.1 抗體陣列
9.2.2 其他的捕獲試劑
9.2.3 抗原陣列
9.2.4 廣特異性捕獲芯片
9.2.5 功能型蛋白質芯片
9.3 蛋白質芯片的制作
9.4 檢測和定量蛋白質芯片上結合的蛋白質
9.4.1 標記法
9.4.2 無需標記的方法
9.5 新的蛋白質芯片技術
9.5.1 溶液中的珠粒陣列
9.5.2 細胞芯片和組織芯片
第10章 蛋白質組學的應用
10.1 引言
l0.2 醫(yī)學蛋白質組學——疾病診斷
10.2.1 生物標記
10.2.2 采用2DGE和質譜技術發(fā)現(xiàn)生物標記
10.2.3 使用蛋白質芯片發(fā)現(xiàn)生物標記物并作模式圖譜
10.3 藥物蛋白質組學——藥品研發(fā)
10.3.1 蛋白質組學在確定藥物靶標中的作用
10.3.2 蛋白質組學和靶標的確證
10.3.3 蛋白質組學用于先導化合物的發(fā)展
10.3.4 蛋白質組學與臨床研究進展
10.4 蛋白質組學和植物生物技術
10.4.1 植物育種蛋白質組學和基因組學
10.4.2 基因修飾植物的蛋白質組學分析
10.4.3 蛋白質組學和次級代謝的分析
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