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的特色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3個方面。①專題化結構。在傳統(tǒng)章節(jié)方式的基礎上進行優(yōu)化組合,以專題的形式組織學習內容,用簡練概括的導讀引導學生進入專題學習,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每個專題由2~5個學習內容組成,并將“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作為編排學習內容的基本理念。除此以外,本教材還融人了對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指導,即“活動體驗”、“實驗設計”、“活動設計”和“問題探討”等方式。②優(yōu)化教學內容。教材內容具有整合性、先進性和開放性,既從科學的高度追求知識的準確性和簡約性,又從臨床、社會的視野尋求內容的豐富性和生動性。③與實踐相結合。本教材編寫的教學理念定位于貼近臨床、貼近專業(yè)、貼近社會生活,縮短教學情境與專業(yè)、臨床實踐、社會生活情境的差距,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本教材由襄樊職業(yè)技術學院羅純老師和章偉老師編著。其中,章偉老師編寫了專題一、專題二、專題四和專題五中的內容一,其余由羅純老師編寫。作者在編寫過程中得到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的熱心支持,謹致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