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主題化:大眾傳播時代的電視解讀 1.1 電視主題化:大眾傳播時代的宏大景象 1.2 主題的變奏:電視變革的全息牽動第2章 主體化:大眾傳播的原點再造 2.1 受眾的神話 2.2 “受眾”給傳播學帶來了什么 2.3 走出受眾,迎接主體第3章 大眾化:大眾傳媒觀的重新建構 3.1 透過節(jié)目改革的表象 3.2 新的大眾傳播觀之———傳受雙方的主體觀 3.3 新的大眾傳媒觀之二——新的即時反饋觀 3.4 新的大眾媒介觀之三——媒介認識論第4章 博弈市場:城市電視臺的新出路 4.1 三重危機重壓下的城市電視臺 4.2 三維空間中的城市電視臺新方位 4.3 三大觀念規(guī)定城市電視臺新方向 4.4 三項任務中的城市電視臺再造 4.5 城市電視臺發(fā)展的一般策略選擇第5章 新聞化:城市一套節(jié)目的應然取向 5.1 城市電視臺一套節(jié)目的危機與取向 5.2 突出新聞,需要創(chuàng)新理念 5.3 突出新聞,需要打造新聞節(jié)目鏈 5.4 突出新聞,需要“老”記者和“新”編輯第6章 商品化:電視欄目發(fā)展新趨勢 6.1 電視改革不能回避“欄目”的商品屬性 6.2 欄目發(fā)展呼喚著商品化新模式 6.3 欄目商品化觸發(fā)欄目發(fā)展新取向 6.4 欄目商品化更需要精品化生存和個性化發(fā)展第7章 事實化:新聞改革的本質回歸 7.1 事實的缺失 7.2 新聞競爭呼喚“事實”的回歸 7.3 “重構”事實,整體提升 7.4 讓重大主題報道“動”起來 7.5 化抽象為具象:電視經濟報道的一種思路第8章 ”線索決定論”:對新聞線索的重新發(fā)現 8.1 對新聞線索的重新發(fā)現 8.2 線索決定論的基本內容 8.3 新的線索觀帶來新問題第9章 常態(tài)化:電視直播的價值歸依 9.1 歷程:在回歸中進步 9.2 意義:傳媒與社會的雙重推進 9.3 趨勢:在深入跟進與多元互動中進步 9.4 一個直播特例:關于談話類電視直播節(jié)目的選題第10章人格化:主持人角色的時代超越 10.1 尷尬:文化沖突中的角色困惑 10.2 定位:三維歸屬中的文化尋根 10.3 超越:文化變遷中的人格突破 10.4 市場化:激活主持人資源的一種思路 10.5 主持人:面對市場,自我革新第11章 增值化:時間戰(zhàn)略的市場操盤 11.1 對黃金時間的重新解讀 11.2 開辟黃金時間的思路與策略 11.3 從黃金時間到黃金時季 11.4 開創(chuàng)黃金時季,贏得市場至尊第12章 新思維:體制創(chuàng)新的順勢突圍 12.1 資源-主體論:廣電體制改革走向的基本思維 12.2 制度-體制論:廣電體制改革走向的基本操作方式 12.3 三重推進,加速微觀進展結語 升騰或者沉淪:廣播電視在知識經濟中的命運附錄 當代美國電視業(yè)績變革現象分析(提綱)(2005—2006)參考書目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