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一、對藝術哲學的一般敘述
二、形而上哲學視域中的藝術觀
三、現(xiàn)代哲學趨向,藝術哲學研究的新視域
四、敦煌藝術哲學——對敦煌藝術“無底之底”的探索
第一章 敦煌——戈壁·綠洲·精神家園
第一節(jié) 敦煌的神話史
第二節(jié) 敦煌的人文史
第二章 佛教的“涅槃”
第一節(jié) 涅槃對生命的界說
第二節(jié) 從般若(智慧)看涅槃
第三節(jié) 涅槃,對生存過程的體悟
第四節(jié) 涅槃的哲學解釋
第三章 敦煌藝術——解讀涅槃的另一種語匯
第一節(jié) 佛經對佛涅槃情節(jié) 的敘述
第二節(jié) 敦煌藝術對佛涅槃的描繪
第三節(jié) 敦煌藝術對涅槃邏輯悖謬的揚棄
第四節(jié) 睡著的佛在“觀看”什么
第五節(jié) 睡著的佛的夢境
第六節(jié) 結語
第四章 敦煌藝術:解讀宇宙與人心的同一
第一節(jié) 對宇宙廣度的講述
第二節(jié) 宇宙與心的關系:“一念三千”
第五章 天國——涅槃的另一種境界
第一節(jié) 凈土變
第二節(jié) 凈土變中的天國景象
第三節(jié) 對凈土變天國的評析
第六章 菩薩——涅槃過程的承載者
第一節(jié) 菩薩是一個群體
第二節(jié) 菩薩是佛的人格化的實踐
第七章 敦煌菩薩的哲學內涵
第一節(jié) 維摩詰、文殊菩薩——佛的智慧的象征
第二節(jié) 敦煌藝術中的文殊菩薩
第三節(jié) 敦煌藝術中的維摩詰
第四節(jié) 維摩詰的眾生觀、佛道觀
第八章 敦煌菩薩的文化意蘊
第一節(jié) 觀音菩薩的人情味
第二節(jié) 觀音菩薩的開放性與藝術氣質
第三節(jié) 莫高窟里的菩薩
第四節(jié) 敦煌菩薩的形式美及其與希臘、印度美神的比較
第九章 般若·禪·想觀
第一節(jié) 般若與禪
第二節(jié) 想觀——修持方式與思維方式
第十章 飛天的宗教淵源
第一節(jié) 天、天人、八部眾
第二節(jié) 乾闥婆、緊那羅
第三節(jié) 夜叉
第十一章 中國人對“飛”的不解情結
第一節(jié) 女媧、西王母
第二節(jié) 瑤姬、精衛(wèi)、姑獲鳥
第三節(jié) 蚩尤和應龍
第四節(jié) 莊子、屈原、李白
第十二章 敦煌飛天
第一節(jié) 敦煌飛天的分類
第二節(jié) 敦煌飛天產生的哲學背景
第三節(jié) 敦煌飛天的哲學解釋
第十三章 敦煌藝術的符號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 符號學:從索緒爾到蘇珊·朗格
第二節(jié) 莫高窟藝術符號——佛國境界的創(chuàng)造
第三節(jié) 敦煌藝術中的隱喻
結語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