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地理學讀本》全書分為5篇,共25章。第一篇,“經濟地理學的世界”,回顧和闡述了經濟地理學不同時期最具影響力的各種理論方法,重點包括政治經濟學、后結構主義、女性主義和文化與制度方法。第二篇,“生產的領域”,關注經濟學的傳統(tǒng)議題:生產、勞動力、企業(yè)、競爭、增長和技術變化。并采用政治經濟、后結構主義和女性主義方法研究生產、企業(yè)、區(qū)域增長和勞動。第三篇,“資源的世界”,關注經濟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關系,從政治經濟、文化理論和女性主義視角研究農業(yè)、資源和自然的生產。第四篇,“社會的世界”,強調在經濟地理學研究中,不能脫離社會,孤立地分析經濟過程,著重考察性別關系、階級、治理和國家以及它們與空間的關系。最后,第五篇,“循環(huán)的空間”,以批判現實主義的空間含義為出發(fā)點,關注地域、地方鑲嵌性和尺度的構建,重點考察了遠程通信的空間性,及通過資本和移民形成的場所的連接性。本書可以作為大學經濟地理學專業(yè)輔助教材,適合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閱讀,也可供對區(qū)域和城市社會發(fā)展感興趣的學者和管理人員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