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建筑科學建筑結構預應力型鋼混凝土結構試驗研究及工程應用

預應力型鋼混凝土結構試驗研究及工程應用

預應力型鋼混凝土結構試驗研究及工程應用

定 價:¥40.00

作 者: 婁宇、傅傳國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

ISBN: 9787030195777 出版時間: 2007-0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4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針對作者近年來在預應力型鋼混凝土新型組合結構方面的研究工作,《預應力型鋼混凝土結構試驗研究及工程應用》重點介紹了預應力型鋼混凝土受彎構件、單層單跨框架和大跨托柱疊層轉換結構等幾類模型的試驗研究成果,提出了關于預應力型鋼混凝土構件和結構的分析計算理論、設計方法和構造措施等相關建議。書中試驗研究內容翔實,相應的設計計算理論都附有計算實例,方便讀者閱讀和參考?!额A應力型鋼混凝土結構試驗研究及工程應用》可供土木結構工程設計人員及高等院校土木工程類專業(yè)的師生參考。

作者簡介

  傅傳國,1963年7月生,東南大學結構工程專業(yè)博士,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山東省第十屆青聯(lián)委員,山東建筑大學首批教學名師,現(xiàn)任山東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F(xiàn)主要社會兼職有:山東土木工程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建筑學會抗震防災分會抗震加固改造技術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國建筑學會抗震防災分會結構抗火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山東土木工程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混凝土工程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建筑學會建筑結構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建設廳高層超限建筑抗震設防審查專家委員會委員和山東省建筑用鋼專家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新型混凝土結構體系及其減災技術領域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先后在《土木工程學報》、《建筑結構學報》、《建筑結構》、《特種結構》等核心期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60余篇;出版專著和教材5部。近年來先后主持和參與承擔了二十余項國家級、省部級和廳局級縱向科研課題,有5項科研成果榮獲省級和廳級科技進步獎,其中有2項成果榮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分別榮獲山東省和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另有1項榮獲山東省城鄉(xiāng)建設系統(tǒng)科技進步一等獎。其主持的“地方院校土木工程專業(yè)建設與改革實踐”教研成果榮獲2005年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目前主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山東省重大科技專項子課題和建設部科技攻關計劃項目等多項縱向科研課題。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1.1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發(fā)展綜述
1.1.1 國外試驗研究概況
1.1.2 我國的研究進展
1.2 型鋼混凝土結構發(fā)展綜述
1.2.1 國外型鋼混凝土結構的發(fā)展
1.2.2 我國的應用與研究現(xiàn)狀
1.2.3 型鋼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比較
1.3 預應力型鋼混凝土結構及其發(fā)展前景
1.3.1 預應力型鋼混凝土結構的比較優(yōu)勢
1.3.2 預應力型鋼混凝土結構的理論與試驗研究
第二章 改進綜合內力法計算現(xiàn)代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2.1 綜合內力、主內力和次內力的概念
2.2 當前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計算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2.1 存在的問題
2.2.2 工程實例分析
2.2.3 次內力法的特點
2.3 改進綜合內力法
2.3.1 基本思路
2.3.2 基本假定
2.3.3 公式推導
2.3.4 改進綜合內力法的設計計算步驟
2.3.5 預加力產(chǎn)生的混凝土法向應力計算
2.3.6 相對界限受壓區(qū)高度
2.3.7 受彎承載力計算
2.3.8 受剪承載力計算
2.3.9 裂縫寬度計算
2.3.10 短期剛度計算
2.3.11 算例
2.4 結語
第三章 預應力型鋼混凝土結構的計算
3.1 預應力型鋼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
3.1.1 基本假定
3.1.2 界限受壓區(qū)高度
3.1.3 計算公式
3.2 預應力型鋼混凝土梁受剪承載力計算
3.3 預加力產(chǎn)生的混凝土法向應力計算
3.4 預應力型鋼混凝土構件裂縫寬度驗算
3.4.1 預應力型鋼混凝土構件的裂縫寬度計算公式
3.4.2 預應力型鋼混凝土構件受拉區(qū)縱向鋼筋的等效應力
3.5 預應力型鋼混凝土構件剛度
3.6 算例
3.7 結語
第四章 預應力型鋼混凝土簡支梁試驗研究
4.1 引言
4.2 試件設計
4.3 試驗測試內容及測點布置
4.3.1 混凝土應變測點布置
4.3.2 鋼筋應變測點布置
4.3.3 型鋼應變測點布置
4.3.4 撓度測量
4.3.5 裂縫觀測
4.3.6 鋼絞線應力、應變測量
4.4 試驗加載方案及步驟
4.4.1 試驗加載方案
4.4.2 試驗加載制度
4.5 試驗現(xiàn)象描述
4.5.1 正截面破壞特征
4.5.2 裂縫的出現(xiàn)、分布和開展
4.5.3 彎矩一撓度曲線
4.5.4 截面應變特性
4.5.5 裂縫的閉合性
4.6 理論計算與試驗結果比較
4.6.1 預應力型鋼混凝土梁開裂彎矩、極限彎矩理論計算值與試驗結果的比較
4.6.2 預應力型鋼混凝土梁裂縫寬度計算值與試驗結果的比較
4.6.3 預應力型鋼混凝土梁剛度計算
4.7 結語
第五章 預應力和非預應力型鋼混凝土框架結構受力與抗震性能對比試驗研究
5.1 試件設計與制作
5.1.1 試件尺寸
5.1.2 預應力筋的張拉
5.1.3 材料的力學性能
5.2 測點布置
5.3 加載裝置與加載制度
5.4 試驗過程與現(xiàn)象描述
5.5 試驗現(xiàn)象分析
5.6 結語
第六章 預應力和非預應力型鋼混凝土框架在低周反復荷載作用下的滯回性能理論分析
6.1 梁柱恢復力模型
6.2 恢復力曲線模型特征參數(shù)
6.2.1 屈服彎矩My和曲率φy
6.2.2 極限彎矩Mu和曲率φd
6.2.3 完全屈服彎矩Ma和曲率φxy
6.3 預應力與非預應力型鋼混凝土框架結構的滯回性能分析
6.4 結語
第七章 型鋼混凝土疊層空腹桁架轉換結構模型受力與抗震性能試驗研究
7.1 引言
7.2 試驗概況
7.2.1 試件設計與制作
7.2.2 測點的布置
7.2.3 加載方式
7.2.4 加載制度
7.3 試驗結果及分析
7.3.1 試驗現(xiàn)象描述
7.3.2 試驗結果的對比分析
7.4 結語
第八章 大跨度預應力型鋼混凝土疊層空腹桁架轉換結構模型豎向加載及擬動力抗震性能試驗研究
8.1 引言
8.2 試驗概況
8.2.1 模型設計與制作
8.2.2 測點的布置
8.2.3 加載方式及順序
8.2.4 模型豎向加載制度
8.2.5 水平擬動力加載制度
8.3 試驗結果及分析
8.3.1 試驗現(xiàn)象描述
8.3.2 試驗結果的對比分析
8.4 彈塑性動力反應分析
8.5 結語
第九章 大跨度疊層空腹桁架轉換結構體系的力學特點及工程應用
9.1 引言
9.2 疊層空腹桁架轉換結構不同結構布置方案的受力特點分析
9.2.1 豎向荷載作用下不同桿件布置方案對轉換結構受力與變形特點的影響分析
9.2.2 水平荷載作用下各轉換結構方案的受力與變形特點
9.2.3 桿件剛度變化對轉換結構體系受力性能的影響分析
9.2.4 大跨度疊層空腹桁架轉換結構的工作特點
9.3 疊層空腹桁架轉換結構預應力施加及預應力筋布置方案的分析與討論
9.3.1 預應力筋拋物線形布置
9.3.2 預應力筋折線形布置
9.3.3 預應力筋直線形布置
9.3.4 關于平衡荷載的取值
9.4 疊層空腹桁架轉換結構中梁的有效翼緣寬度分析
9.4.1 空間分析模型
9.4.2 預應力梁的有效翼緣寬度
9.4.3 小結
9.5 疊層空腹桁架轉換結構整體彎曲對現(xiàn)澆混凝土樓蓋受力的影響分析
9.5.1 簡述
9.5.2 空間分析模型
9.5.3 樓板的變形特點及內力分布規(guī)律
9.5.4 結論及設計建議
第十章 大跨度預應力型鋼混凝土疊層空腹桁架轉換結構現(xiàn)場實測
10.1 引言
10.2 監(jiān)測項目及測點的布置
10.3 監(jiān)測過程及結果
10.4 結語
第十一章 預應力型鋼混凝土結構相關技術及設計建議
11.1 引言
11.2 預應力型鋼混凝土結構設計建議
11.2.1 結構體系選擇
11.2.2 預應力型鋼混凝土梁截面的選取
11.2.3 結構阻尼比
11.2.4 框架截面尺寸
11.2.5 內力計算
11.2.6 預應力筋數(shù)量的估算
11.2.7 綜合內力計算
11.2.8 改進綜合內力計算
11.2.9 荷載效應組合
11.2.10 抗彎承載力計算
11.2.11 抗剪承載力驗算
11.2.12 裂縫寬度驗算
11.2.13 撓度驗算
11.2.14 預應力型鋼混凝土框架梁柱節(jié)點
11.3 構造要求及相關建議
11.3.1 材料
11.3.2 構件抗震等級
11.3.3 高度和側移
11.3.4 構造要求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