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他們走來了
——“e批評叢書”總序
自序:遙遠的行程
文化批評
時空流轉現代
——1980—1990年代小說中的北京記憶
世紀末的自我救贖之路
——對1998年“反右”書籍出版的文化分析
以父/家/國重敘當代史
——電視連續(xù)劇《激情燃燒的歲月》的意識形態(tài)批評
思想史
挪用與重構
——80年代文學與五四傳統(tǒng)
先鋒小說的知識譜系與意識形態(tài)
“純文學”的知識譜系與意識形態(tài)
——“文學性”問題在1980年代的發(fā)生
當代女性文學批評的三種資源
學科史
“現代”·“當代”與“五四”
——新文學史寫作范式的變遷
“現代文學”的確立與1950—1960年代的大學教育體制
“當代文學”的構造及其合法性依據
“再解讀”:文本分析與歷史解構
文學史
性/政治的轉換與張力
——早期普羅小說中的“革命+戀愛”模式解析
知識分子、女性與革命
——從丁玲個案看延安文人的身份沖突
趙樹理文學的現代性問題
沈從文《看虹錄》研讀
附錄(一):討論
附錄(二):講評(錢理群)
新話語的誕生
——重讀《班主任》
短論
人文學的想象力
在歷史與現實之間
問題意識和歷史視野
——關于《轉折的時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的筆談
跋:穿越語言圖繪歷史
——解讀賀桂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