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是我國清初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共收小說近500篇,或講民間的民俗民習、奇談異聞、或講世間萬物的奇異變幻、題材極為廣泛。其獨特的故事情節(jié)、異彩紛呈的藝術形象,作者蒲松齡一生科甲不利、生活清貧,對于當時的社會有著深刻的認識。他創(chuàng)作的無數個看似荒誕的故事及藝術形象,都有扎根于社會的思想內容基礎,并由此曲折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及廣大人民群眾的愿望及愛憎等思想感情,其中,也熔鑄了作者自己的感受,寄托了作者自己的孤憤心情。 本書為“家庭書架”叢書之一,選取《聊齋志異》中的經典篇章,翻譯成白話文,定名為《白話聊齋》,以讓現代讀者也體味到作品的深遠魅力?!∑阉升g以他超凡的想像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構筑起一個亦真亦幻、亦人亦鬼的幽冥世界,從社會批判角度觀照,這個幽冥世界乃是人間社會的真實投影,它揭示人世辛酸悲涼的生活場景和人物偃蹇慘痛的生活經歷;從美學理想角度觀照,這個幽冥世界乃是人世理想的夢幻體現,它揭示出對人世善惡的最后清算和對人生憧憬的重新開始。因此,聊齋故事無論在情節(jié)曲折和環(huán)境奇幻,還是在人物遭遇和場景迷離等角度品賞,都會引發(fā)人們強烈的政治義憤、道德感懷和藝術遐想。 《聊齋志異》全書近五百篇小說,內容極為豐富。讀《聊齋志異》小說,如行山陰道上——小說里有充滿人情味的花妖鬼狐,也有生活在社會下層的農婦村媼;故事中有對社會的尖銳批判,有對丑惡人性的鞭撻,也有對美好、健康生活理想的熱情謳歌。一個個優(yōu)美的藝術形象,一篇篇動人心魂、曲折離奇的故事,令你應接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