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文學理論藝術散文創(chuàng)作論

藝術散文創(chuàng)作論

藝術散文創(chuàng)作論

定 價:¥32.00

作 者: 張國俊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文學理論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0466185 出版時間: 2007-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 頁數: 451 pages 字數:  

內容簡介

  《藝術散文創(chuàng)作論》凝結了作者20多年在散文創(chuàng)作、散文教學和散文理論研究方面的所悟與所得,采用了淡化理論邏輯、凹凸顯接受邏輯的體例,根據讀者的接受順序,或糾偏撥疑,或細讀體味,或重構理論,使理性與感性化為一體。

作者簡介

  張國俊,女,1949年10月出生。山西人。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文秘教育系主任,教授,陳忠實研究中心主任,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主要從事散文教學、散文創(chuàng)作和散文理論研究。有個人散文創(chuàng)作和散文理論研究。有個人散文作品集《第一次做母親》(陜西人民出版社),散文理論專著《藝術散文發(fā)展論》(太白文藝出版社)、《中國藝術散文論稿》(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以及相關學術論文數十篇。

圖書目錄

自序
第一章 藝術散文之障:人的心靈遮蔽
一 中學語文教育對人的遮蔽
(一) 作文教學問題嚴重
(二) 范文教學問題嚴重
(三) 韓寒現象
(四) 關于語文
二 大學中文教育對人的遮蔽
(一) 審視“產品”
(二) 反思“生產”
(三) 反思自身
三 人與散文
第二章 藝術散文之要:用形象說話
一 認識文學
(一) 文學
(二) 文學的特征
二 認識形象
(一) 形象
(二) 形象的作用
(三) 文學創(chuàng)造形象很難
(四) 想象
(五) 虛構
第三章 藝術散文之源:感受
一 “無話可說”現象分析
二 感受與藝術感受
(一) 感受力
(二) 藝術感受力
(三) 對藝術美的感受能力
(四) 對生活美的感受能力
第四章 藝術“散文”之意:廓清概念
一 “散文”一詞的由來
二 古代的散文
(一) 散文概念的本義
(二) 散文概念的新義
三 現代的散文
(一)嬗變的原因
(二)嬗變之第一步
(三)嬗變之第二步
(四)嬗變之第三步
四 當代的散文
(一) 對現代散文觀的繼承
(二) 當代散文概念的含混與錯雜
(三) 當代散文概念的重新界定
五 關于“大散文”的討論
第五章 藝術散文之本:特質
一 質疑既有觀點
(一) 形散神聚說
(二) 詩意說
(三) 有我論
二 藝術散文的特質
(一) 表現的藝術
(二) 無規(guī)矩的藝術
(三) 精粹的藝術
第六章 藝術散文之術:描寫與敘述
一 藝術散文的描寫
(一) 關于描寫
(二) 白描與細描
(三) 直接描寫與間接描寫
(四) 肖像描寫
(五) 行動描寫
(六) 細節(jié)描寫
二 藝術散文的敘述
(一) 關于敘述
(二) 散文敘述的要求
第七章 當代藝術散文之寫人(上):宗璞《哭小弟》
一 藝術散文的寫人
二 《哭小弟》
(一) 結構
(二) 細讀
第八章 藝術散文之寫人(下):牛漢《祖母的呼喚》
一 關于牛漢
二 《祖母的呼喚》
(一)結構
(二)細讀
第九章 藝術散文之記事:唐韻《生命從指尖消失》
一 藝術散文的記事
二 《生命從指尖消失》
(一) 結構
(二) 細讀
第十章 藝術散文之狀物(上):林?!稖I的重量》
一 藝術散文的狀物
二 《淚的重量》
(一 )結構
(二) 細讀
第十一章 藝術散文之狀物(下):劉亮程《走向蟲子》
一 關于劉亮程
二 《走向蟲子》
(一) 結構
(二) 細讀
三 劉亮程的其他散文
第十二章 藝術散文之繪景:季羨林《幽徑悲劇》
一 藝術散文的繪景
二 《幽徑悲劇》
(一)結構
(二)細讀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