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我國著名學者,生于1911年8月2日,山東清平(今臨清市)人。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修德文。1935年秋入德國哥廷根大學主修印度學。1946年回國,受胡適、傅斯年、湯用彤三位先生之聘,為北大教授,并創(chuàng)辦東語系。1956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78年后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等職。學術研究領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語言、中國佛教史、吐火羅文譯釋、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較文學、文藝理論、東方文化、敦煌學、糖史等。主持編纂《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神州文化集成》、《東方文化集成》等大型叢書。近年擔任《儒藏》和中國人民大學國學研究院的首席顧問。其著作已匯編成24卷《季羨林文集》。季羨林不僅是學術造詣頗深的著名學者,還是一個著名作家。他年輕時就創(chuàng)作發(fā)表了許多散文、雜文作品,是“清華四劍客”之一,在當時文壇很有名氣。他回國后,在從事學術研究的同時,還創(chuàng)作了大量優(yōu)秀散文、雜文作品,在中國文壇有很大影響,深受讀者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