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1
第一節(jié) 當代中國道德危機分析/1
一、當代中國道德危機之體認/1
二、對當代中國遭際道德危機的原因及其解決之道的思考路向綜述/4
三、西方理論界對道德危機問題的思考路向簡述及其對分析中國道德危機問題的啟迪/16
四、小結:當代中國道德維系機制的構建與道德建設/22
第二節(jié) 基本概念闡析/24
一、道德維系機制/24
二、道德濡化/27
三、道德承化/29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與思路/32
一、研究方法/32
二、基本思路/34
第一章 中國傳統(tǒng)道德維系機制的生成/37
第一節(jié) 中國傳統(tǒng)道德維系機制的生成基礎/39
一、中國傳統(tǒng)道德維系機制生成的社會經濟基礎/39
二、中國傳統(tǒng)道德維系機制生成的社會政治結構/45
第二節(jié) 早期儒家對中國傳統(tǒng)道德維系機制的理論型塑/54
一、“絕天地通”與“禮崩樂壞”:早期儒家理論致思的背景/55
二、由經驗而先驗的論證和重傳統(tǒng)的保守傾向:早期儒家的理論思維取向/59
三、道德的終極依據(jù)與道德的維系/63
第三節(jié) 現(xiàn)實政治發(fā)展的實踐選擇和模塑/69
一、春秋戰(zhàn)國之混局與政治統(tǒng)治者的尚“法”抑“儒”之政策取向/70
二、漢初之與民休息與崇尚“黃老”之學/75
三、西漢的反思與儒家的復興和獨尊/80
第二章 中國傳統(tǒng)道德維系機制的結構/87
第一節(jié) 國家政權的道德教化/88
一、鄉(xiāng)舉里選、科舉取仕的制度性道德教化/89
二、吏治“官箴”的勸誡性道德教化/94
三、借助家族制度的日常性道德教化/98
四、型塑道德典型和象征物的激勵性道德教化/103
第二節(jié) 儒家文化的道德濡化/107
一、儒家文化與政治法律制度的道德“化”/110
二、儒家文化與個人道德素質的涵養(yǎng)/115
三、儒家文化與家族制度的道德力量/120
第三節(jié) 社會精英的道德承化/125
一、儒家知識分子的承“道”意識和行為/126
二、士大夫之道德風范/130
三、循吏與道德教化/134
四、士紳與鄉(xiāng)村社會道德秩序/139
第三章 中國傳統(tǒng)道德維系機制的解體/144
第一節(jié) 國家政權道德教化的式微/145
一、皇權“天命”的隕落與道德教化職責的放逐/146
二、科舉制度的危機與制度化道德教化的中斷/152
三、傳統(tǒng)官僚制度和宗族組織的變遷與道德教化依托的缺位/158
四、西方自由主義政治思潮之下對國家政權道德教化的檢省/167
第二節(jié) 儒家文化道德濡化的衰微/175
一、儒家文化的時代性危機及其邊緣化/175
二、法治治理理念對德治治理理念在制度上的替代/184
三、文化系統(tǒng)道德功能和使命的弱化/192
第三節(jié) 社會精英道德承化的中斷/202
一、“士君子”階層的分化和轉型與新型社會精英道德責任體認的淡化/202
二、現(xiàn)代市場經濟的發(fā)展與社會精英道德價值取向的弱化/212
三、社會的現(xiàn)代化變遷與社會精英自我“神性”內在確認的消褪/221
第四章 現(xiàn)代化進程與道德維系機制的現(xiàn)代性問題思考/232
第一節(jié) 中國傳統(tǒng)道德維系機制的解體與當代中國道德危機的相關性/233
一、國家政權道德教化的式微與道德社會化的阻滯/234
二、儒家文化道德濡化的衰微與社會道德秩序的脆弱化/239
三、社會精英道德承化的中斷與社會道德支柱的崩塌/244
第二節(jié) 現(xiàn)代民主政治與國家政權的道德責任/249
一、政治與道德的關系/251
二、馬基雅維里“政治道德觀”評述/255
三、現(xiàn)代自由民主政治與其道德基礎/263
四、“政教分離”與國家政權的道德責任/271
第三節(jié) 先進文化建設與道德?lián)敚?80
一、傳統(tǒng)儒家文化的倫理精神:去“政治工具化”的理解/281
二、先進文化建設與理想、崇高/290
三、先進文化與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297
第四節(jié) 法律制度化向度與政治精英承擔道德責任/307
一、政治精英承擔道德責任:歷史的回顧與反思/308
二、多元道德價值與政治精英承擔道德責任的必要性/313
三、社會主導道德價值與政治精英承擔道德責任的取向/319
結論:政教分離與“以德治國”:當代中國道德建設的政治之維/327
主要參考文獻/331
后記/347
博士論文后記/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