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在第二語言和外語教學中地位重要,相關研究繁多,教師對閱讀教學的困惑也不少,比如:怎么教閱讀才有效?如果學生詞匯量很小,怎么教閱讀?用翻譯的方法教閱讀好不好?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很多。本書可以有效幫助教師更有策略地進行閱讀教學。所謂有策略的閱讀教學,這里有兩層含義:一、使用更有效的方法設計閱讀教學;二、從策略角度講授閱讀、教授閱讀策略、發(fā)展閱讀能力、培養(yǎng)自主的閱讀者。第二語言閱讀理解不僅僅是會做理解題(經常是單項選擇題)那么簡單,還要從文章中獲取信息。為實現(xiàn)這一目的,閱讀者要根據(jù)不同的閱讀目標,選擇恰當?shù)拈喿x策略。幫助學生學會如何閱讀是英語教師的教學目標之一。本書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能幫助教師掌握閱讀教學的規(guī)律。全書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紹什么是閱讀。閱讀過程涉及三種模式:自上而下模式,即利用已有的背景知識;自下而上模式,即利用所掌握的第二語言/外語知識;互動模式,即同時利用背景知識和第二語言/外語知識。最后,作者提供一個設計閱讀課教學的框架。第二章在第一章提出的閱讀課有效教學框架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教好閱讀課的因素。最重要的因素是閱讀課應符合學生的需求。作者提出教好閱讀課的七項原則。這七個原則是:選擇有趣味的閱讀材料;讓學生閱讀文本(而不僅僅是教師進行講解和分析);使用真實的閱讀活動;活動與學生的經歷相關;活動幫助學生閱讀(即不僅測試學生閱讀理解的水平);閱讀活動要有多樣性以保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閱讀活動應該分為讀前、讀中和讀后。第三章涉及閱讀教學本身的具體問題,包括如何選擇閱讀教材、選擇教授何種閱讀策略,并說明如此做的原因。第四章討論帶有策略功能的閱讀、練習和活動,幫助學生學會監(jiān)控自己的閱讀理解過程。這種練習和活動包括激活已有知識、預測、略讀、尋讀、利用上下文線索猜測詞義、識別文章的結構、識別話題和中心大意、提問,等等。第五章是全書的結論,總結了設計有效閱讀教學的五點教學建議。閱讀教學法是基于對閱讀的理解和認識,即閱讀教學法遵循閱讀教學的規(guī)律。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本書每章都安排了一些任務。這些任務旨在幫助教師反思閱讀教學,理解從本書中所閱讀的內容,并且動手實踐,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能力。因此,建議讀者花一些時間完成這些任務。通過閱讀本書,希望讀者對第二語言/外語閱讀規(guī)律有所認識,了解閱讀教學的具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