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第一節(jié) 物理化學實驗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項
一、實驗目的
二、實驗要求
三、注意事項
第二節(jié) 物理化學實驗室安全知識
一、安全用電常識
二、使用化學藥品的安全防護
三、汞的安全使用
四、X射線的防護
第三節(jié) 物理化學實驗中的誤差及數據的表達
一、誤差的分類
二、誤差的表達方法
三、偶然誤差的統計規(guī)律和可疑值的舍棄
四、誤差傳遞——間接測量結果的誤差計算
五、有效數字
六、數據處理
第四節(jié) 計算機在數據處理中的應用
一、Origin作圖
二、Excel作圖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實驗部分
基礎實驗
實驗一 溶解焓的測定
實驗二 燃燒焓的測定
實驗三 液體飽和蒸氣壓的測定
實驗四 偏摩爾體積的測定
實驗五 完全互溶雙液系統相圖的繪制
實驗六 三組分系統相圖的繪制
實驗七 Sn-Bi二組分固-液相圖的繪制
實驗八 弱電解質溶液電離平衡常數的測定
實驗九 電動勢的測定
實驗十 分解電壓和超電勢的測定
實驗十一 極化曲線的測定
實驗十二 液體黏度的測定
實驗十三 黏度法測定高聚物的分子量
實驗十四 凝固點降低法測定摩爾質量
實驗十五 溶液表面張力的測定
實驗十六 微電泳法測定蒙脫土的動電勢
實驗十七 蔗糖水解反應速率常數的測定
實驗十八 過氧化氫催化分解反應速率常數的測定
實驗十九 二級反應速率常數的測定
實驗二十 “碘鐘”反應的動力學應用
實驗二十一 丙酮碘化反應的速率常數及活化能的測定
實驗二十二 BZ化學振蕩反應
實驗二十三 差熱-熱重分析
實驗二十四 溶液吸附法測定固體比表面積
實驗二十五 磁化率的測定
實驗二十六 偶極矩的測定
參考文獻
綜合(設計)性實驗
實驗二十七 正負離子表面活性劑混合體系雙水相性質的測定
實驗二十八 表面活性劑溶液臨界膠束濃度的測定
實驗二十九 H2O2分解催化劑的制備及其性能比較
實驗三十 鐵在酸性溶液中的陽極溶解與鈍化過程
實驗三十一 極化曲線法測定自組裝膜對金屬基底的緩蝕效率
實驗三十二 電還原草酸制備乙醛酸
第三章 基本實驗技術
第一節(jié) 溫度的測量與控制
一、溫標
二、溫度計
三、溫度控制
第二節(jié) 壓力及流量的測量
一、壓力的測量及儀器
二、流量的測量及儀器
第三節(jié) 熱分析測量技術及儀器
一、差熱分析法(DTA)
二、差示掃描量熱法(DSC)
三、熱重分析法(TG)
四、綜合熱分析儀
第四節(jié) 電化學測量技術及儀器
一、電導的測量及儀器
二、原電池電動勢的測量及儀器
三、溶液pH的測量及儀器
四、恒電位儀和恒電流儀的工作原理
第五節(jié) 光學測量技術及儀器
一、阿貝折射儀
二、旋光儀
三、分光光度計
參考文獻
附錄 常用數據表
表1 國際單位制
表2 一些物理和化學的基本常數(1986年國際推薦制)
表3 單位換算表
表4 乙醇水溶液的混合體積與濃度的關系
表5 不同溫度下水的蒸氣壓
表6 有機化合物的蒸氣壓
表7 水的密度
表8 25℃下某些液體的折射率
表9 常用溶劑的凝固點及凝固點下降常數
表10 有機化合物的密度
表11 金屬混合物的熔點
表12 水在不同溫度下的折射率、黏度和介電常數
表13 不同溫度下水的表面張力
表14 無機化合物的脫水溫度
表15 常壓下共沸物的沸點和組成
表16 無機化合物的標準溶解熱
表17 不同溫度下KCl在水中的溶解焓
表18 18-25℃下難溶化合物的溶度積
表19 有機化合物的標準摩爾燃燒焓
表20 18℃下水溶液中陰離子的遷移數
表21 不同溫度下HCl水溶液中陽離子的遷移數(t+)
表22 均相熱反應的速率常數
表23 醋酸標準電離平衡常數
表24 KCl溶液的電導率
表25 幾種膠體的ξ電位
表26 高聚物溶劑體系的[η]-M關系式
表27 無限稀釋離子的摩爾電導率和溫度系數
表28 25℃下標準電極電位及溫度系數
表29 25℃下一些強電解質的活度系數
表30 25℃下HCl水溶液的摩爾電導率和電導率與濃度的關系
表3l 25℃下HCl水溶液的電極電勢與濃度的關系
表32 幾種化合物的磁化率
表33 20℃時乙醇水溶液的密度與折射率
表34 鉑銠-鉑(分度號LB-3)熱電偶毫伏值與溫度換算
表35 鎳鉻-鎳硅(分度號EU-2)熱電偶毫伏值與溫度換算
表36 液體的分子偶極矩μ、介電常數ε與極化度P∞(cm3·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