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瓦茨拉維克(Paul Watzlawick)是美國斯坦福大學醫(yī)學院精神病與行為科學系臨床教授,帕洛阿爾托心理研究院精簡治療中心研究員。其專長于對溝通行為與模式的分析,代表作為《人類溝通的實際行為》(Pragmattcs of human communicatton)和((建構的現(xiàn)實))(Invented Reality)。約翰·威克蘭德(.10hn Weakland)是帕洛阿爾托心理研究院精簡治療中心研究員,其專長于家庭治療、婚姻治療和兒童治療,曾與保羅·瓦茨拉維克合著了家庭治療的重要著作《互動的觀點》(TheInteractional View)。理查德-菲什(Richard Fisch)是帕洛阿爾托心理研究院精簡治療中心創(chuàng)始人,并擔任該中心的主任。菲什主持的幫助治療師應用精簡治療方法解決咨詢難題的工作坊遍及世界各地。其代表作有《改變的策略》(The Tactics of Change)和《脅迫性案例的精簡治療》(Brief Therapy With Intimidating Cases)。夏林清中國臺灣政治大學教育系畢業(y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咨詢教育碩士,哈佛大學咨詢與顧問心理學博士,從師于克里斯·阿吉里斯和唐納德·A.舍恩?,F(xiàn)任臺灣輔仁大學心理系教授、臺北蘆荻社區(qū)大學校長。著有《探索自我》、《大團體動力》、《由實踐取向到社會實踐》等著作,并譯有((行動研究方法導論》、((行動科學》、《反映的實踐者》等譯著。鄭村棋中國臺灣中興大學社會工作系畢業(yè),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學碩士,專修組織發(fā)展。作為臺灣著名的勞工運動的推動者,曾任臺北“勞工局”局長、臺灣輔仁大學企管系兼職講師、“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召集人、“勞工教育資訊發(fā)展中心”創(chuàng)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