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的人總是有源源不斷的創(chuàng)意,而另一些與他們智力相同的人卻苦于缺乏靈感?自從亞里斯多德以來,邏輯思考已經被尊崇為運用大腦的最有效方式。然而,難以捉摸的創(chuàng)意卻從來不是邏輯思考的結果。有的人體驗過另一種思考,這種思考常常給我們帶來一些事后看起來非常簡單的創(chuàng)意。本書正是要努力展示出這種思考,并證明它與邏輯思考完全不同,而且它對產生創(chuàng)意更加有用。為了方便起見,本書用“水平思考”這一詞匯來描述這種思考,而用“垂直思考”一詞來描述傳統(tǒng)的邏輯思考。為了充分獲悉大腦中發(fā)生了什么,所有的大腦活動最后都會被轉換為一種對神經網的激發(fā)模式。到目前為止,人類對大腦的這一具體運作機制所知甚少,但是我們還是有可能對它的組織做一個寬泛的定義。就像我們不必知道自己房間的電路和每一個開關的復雜細節(jié),而仍然可以通過照明效果來了解電路的功能組織一樣,我們也可以通過大腦思考時的表現來了解大腦系統(tǒng)的運作。做這一系統(tǒng)分析時,可能會考慮到各種復雜的積極作用或消極作用。但是,理解大腦的功能,只是為了對“水平思考”這一概念的發(fā)展提供一個方便的模式。即便如此,水平思考的有效性也不依賴于這一模式的有效性。假設一個人的大腦模式是有效的,但他并不必然能熟練地使用水平思考,這就像一個懂得一切原理的汽車工程師未必就是個開車好手。同樣,也沒有人會認為:一旦充分理解了大腦行為。就能夠正確地進行邏輯思考。因此,本書提出的若干觀點,都是建立在簡單的觀察和一些大腦功能組織的概念上。本書也使用一些常見的詞語,比如“想法”、“主意”、“感知”等等,因為這些詞匯比專業(yè)術語更能達意。水平思考并不是一種新奇的藥方。它只不過是我們運用大腦的另一種不同的更有效的方式。數學集論教學體系就很好地運用了水平思考。在數學集論教學體系中,由于學生能夠不再用老方法來解決數學難題,所以水平思考使他們更有成就感。水平思考使學生的頭腦更靈活,因為他們被鼓勵用多種不同的視角來看待問題,并能發(fā)現好幾種方法來解決同一個問題。日積月累,水平思考的這種思維方式就會滲透到學生的其他思考領域當中。讀完本書之后,有的讀者會意識到自己原來也曾偶爾運用過這種思維方式,并且獲得了一些閃光的創(chuàng)意。雖然本書旨在建議大家運用一定的水平思考技巧以打破邏輯思考的束縛,但事實上,沒有一本書能教會大家水平思考。本書的目的是為了展示水平思考的本質是什么。以及怎樣運用水平思考。本書還鼓勵讀者運用水平思考來開發(fā)出自身的潛力。